• 47阅读
  • 0回复

罗圩村养鸡有个好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27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罗圩村养鸡有个好环境
主要经验:坚持种养结合,综合开发农村饲料资源,搞好社会化服务,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江苏省灌云县县长 吴加庆
我县东辛乡罗圩村共有2452口人,近3年养鸡业发展较快,前年该村只养蛋鸡2万只,去年猛增到8.7万只,今年又增加到11.2万只;去年全村养鸡获利84万元。他们的经验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实地进行了一番考察。
这个村开始养鸡就以养鸡业为导向,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全村3280亩耕地,由过去的400亩种玉米,增加到1080亩种玉米,所产玉米全部用来加工饲料。他们还发动群众充分利用身边的农副产品资源,大搞综合利用,例如下河捞贝壳,把过去没有很好利用的麸皮、豆饼用来加工饲料等,进行了饲料元素的多种替代。集体投资办起了一个小饲料加工厂,户户建起了饲料小作坊,根据配方,自己加工饲料。去年全村共生产饲料480万公斤,平均每公斤比市场供应价低0.28元。仅此一项,一年节约饲养成本130万元。
这个村人均耕地1.3亩,全村多数农户在种好田的同时,还要剩余一到一个半劳力的情况,选择了户养300只鸡至500只鸡的规模。实践证明这样的规模适度,劳力够安排,既能养好鸡,又不耽误其他农活,种植和养殖都有收益。产蛋前需要六七千元钱做成本,一般农户拿得起。场地也够使用。按科学饲养需要,每只鸡要占0.4平方米地皮,一般农户家的1至2分庭院地正好容纳得下。去年,全村有496户养这样的规模,占总户数的86%。规模大小适度,养鸡的效益明显,去年这496户,户均养鸡收入5000多元。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种苗供应、疫病防治等一家一户难办的事情提上了日程。为此,他们于前年3月份成立了养鸡协会。养鸡协会去年共帮助农民改良品种4个,引进良种鸡5.6万只;编印养鸡小读物400多册,培训农民技术骨干413人。去年,全村养鸡平均成活率达98%。
全村8.7万只蛋鸡,一天要产蛋2吨左右,这些鸡蛋怎么处理?他们采取了以村为基地,通过两条渠道向外辐射的办法,就地发育市场。一是由村养鸡协会牵头,与市、县食品公司和蛋糕厂联系,由他们定期到村里收购。二是吸引近百名个体商贩与农户进行直接交易,由他们将鸡蛋拉到附近的市场上出售。这样,去年全村共产鸡蛋500多吨,全部及时进入市场。
罗圩村养鸡虽然具有小范围生产的特殊性,但他们的成功经验,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坚持种养结合,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是现阶段农村发展养殖业比较理想的模式。长期以来,我们在指导养殖业生产的过程中,经常犯脱离现实条件、盲目追求大规模的错误,结果不是物质投入跟不上,就是经营管理跟不上,使经营失败。实践证明,企图超越条件去选择生产经营规模只能导致生产的逆向运转。在现阶段农村绝大多数地方搞大规模的养殖业生产,条件并不具备。罗圩村养鸡生产之所以能持久稳定发展,就是因为他们坚持种养结合,进行了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地产粮、粮养禽、禽积肥、肥养地,形成了种为基础、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立足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摆脱饲料涨价困扰的现实途径。当前,养殖业发展面临的一大制约因素是饲料价格上涨,罗圩村的实践给我们的启发是,只有立足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把大量闲置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其威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饲料价格问题。罗圩村发动农户自己生产饲料,一年就节约饲养成本130万元。这说明,农村的饲料资源潜力很大,只要进行开发,效益是显著的。
三、配套的社会化服务,是养殖业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保证。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发展养殖业生产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建立三个保证体系,即技术保证体系,市场保证体系和价格保证体系。在禽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时,保证农民的产品能有合理稳定的收入。罗圩村创办的养鸡协会就是这样一种很好的形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