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部队业余文学人才的一个摇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28
第8版(副刊)
专栏:

部队业余文学人才的一个摇篮
吴金明
驻守在祖国北疆黑龙江省的某集团军,多年来,贯彻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我军群众文化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培养文学新人,繁荣业余创作,成为沈阳军区文化工作的先进单位。
这个集团军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部队,她的前身是新四军第三纵队。当年的司令员为了活跃部队文化工作,组织办起了《战地报》。几十年来,尽管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各级党委和领导始终不渝地把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工作,看作是加强部队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些年来,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努力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进一步繁荣业余创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进行短期培训,不定期地举办业余创作骨干辅导班,请军内外的作家和文学编辑讲课,修改作品。对于有一定写作能力和发展前途的骨干,送到院校或报纸杂志社进行培养,建立了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创作骨干队伍。现在,这个集团军内有相当一部分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业余创作骨干分子。领导带头,身体力行,是推动和促进部队业余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任集团军的主要领导有的亲自参与主编由邓小平同志题写书名的《中国共产党党务工作大辞典》,有的和业余作者一起研究修改作品,探讨文艺创作问题。各级党委和领导也注意发现和扶持文学新人。据统计,目前已出版发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20余种,《在这片热土上》出版后受到好评;2000多名干部战士转业退伍后,被地方新闻和文艺单位录用为编辑、记者和文化干部。著名作家、电影《柳堡的故事》编剧胡石言原先就是这个集团军的。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张洪舜的短篇小说《党委决议》,被一所中学选入教材;司令部侦察处长黄德元,近几年连续发表了两部电影文学剧本,其中《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现正在拍摄中。后勤部战勤处长杜守林,3年来先后在《解放军文艺》、《昆仑》上发表两部中篇小说和一篇报告文学。其中报告文学《瘦虎雄风》在今年第二期《昆仑》上发表后,得到首都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写我军生产建设的一篇有特色的作品”,“是对部队进行艰苦奋斗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最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和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化部联合在哈尔滨召开了作品讨论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