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6阅读
  • 0回复

“崇洋意识”复萌滋长 “借洋涨价”得以风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01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来信来电

在上海,写着英文字的“进口货”价格惊人。尽管不少明明是次品、假货,但不乏买主。一些有识之士分析这一奇怪现象时认为——
“崇洋意识”复萌滋长 “借洋涨价”得以风行
今日上海市场上,很有点“洋”味的货名时有所见。尽管众多的“公私”商人中,有不少对汉语拼音与英文之异同还不甚了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用不伦不类的笔法和粗糙的印刷术,复制“进口货”。
一件普普通通的32支汗衫,一旦印上歪歪扭扭的“夏四衫”、“GOOD—BY”等东西洋文,它的价格就在十元这个档次上翻起了跟斗。一双打着“NIKE”商标的假“耐克”旅游鞋,卖价可以是一个大学助教半个月的工资。
“借个洋名涨”,这股歪风正在上海的繁华街市和偏僻地摊出现。逛一下南京路、淮海路,可以看到许多令人莫辨中西的货名,都是一个个常用翻译汉字的组合。化妆品、服装、饮料、皮鞋、袜子等等,无不打有“洋”旗号的。据上海华联商厦时装部经理李昶德介绍,目前上海街头许多店摊挂着的300元一件“外国名牌”T恤、一二千元一套的“进口名牌”西装,十之八九是从福建、温州等地倒来的假货。这种“挂‘洋’头卖狗肉”的营生,一天一般能卖掉几套,获利超过普通人一年半载的薪水。
不少国营、集体企业也参与其事。一些集体企业生产的化妆品,配方“换汤不换药”,起个“爱”什么之类的名,就俨然“洋货”身价了。
利用“洋名”发财,本不是新鲜事。1949年以前,上海就有人用普通的糖浆、液剂,玩过所谓西洋最新医学成果“艾罗补脑汁”的把戏。而今旧戏重演,自然在上海人心中激起阵阵涟漪:50开外的“老上海”大多对“洋名”不以为然。他们说:洋货以前看多了,火柴、铁钉还叫过洋火、洋钉呢,何必那么迷信。许多人还十分反感,认为现在吃、穿、用、看,到处洋货充斥,引得许多假洋货出笼,乱卖高价,货真价实的“国货”反倒连年亏本,太不像话。
比较看重洋名的,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些年轻人明知标着“NIKE”的高价旅游鞋是冒牌货,也忍痛掏钱。在他们看来,假的“NIKE”比之国产名牌“狼牌”旅游鞋,多少“洋”上一点儿。青年职工中,曾经有人穿戴着“MADEINCHINA”字样的服装、鞋帽、包饰之类,以为“洋货”,真诚想“摩登”一下。可惜,花钱买个当上,还闹笑话。
一些上海社会、文化、经济学界人士指出:确实要追寻这一现象背后的市民深层文化心理。上海旧称“十里洋场”,“迷洋意识”是极易复萌滋长的,加之市场意识也在滋长,必然引发“借洋名涨价”的发财动机。
新华社记者 汪洪洋 冯亦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