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黄钟大吕振雄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01
第8版(副刊)
专栏:

黄钟大吕振雄风
张乙
反映人民军队在历史新时期的各种新变化的作品已经为数不少,报告文学《瘦虎雄风》
(杜守林著,《昆仑》1989年第2期)却把人们带入一片新的天地:在军费大规模压缩的情况下,某集团军怎样从事生产经营,开辟财源,增强军力,为加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的创举……部队的经济困窘,使有的连队干部,逢节假日就“发动”战士到别的连队“蹭饭”吃;为了能与有关方面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师长刘宝和舍命陪君子,喝酒喝得眼睁睁切除三分之二的胃;修筑嫩漠公路招标大会上,集团军击败三十余个强劲对手而中标;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探索和创新,集团军靠生产经营壮大自己,使部队从日伪时代修建的兵营里搬入新楼房。作品所列举的一个个生动事例,勾勒出这支部队的昨天、今天,也预示出它的未来,令人鼓舞振奋,使你不能不赞同作者的警语:“虎瘦雄风在,瘦虎振雄风!”
这是一篇用利斧劈削出的作品,遒劲雄放,简洁明快,却又显得疏密有致。或许是因为作者自己就生活在这支部队,他不但是部队的历史性转变的见证人,更是一个直接的参与者,对写作对象的熟稔,对资料的充分掌握,使他成竹在胸。这使作品较好地避免了近一时期以来报告文学的通病:一味地追求大手笔、大气派、大覆盖率,一动笔就想穷尽某一题材、某一生活领域,但在选材上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有跑马占地之意,无实实在在之心,写出作品来,就像一个畸型的大头娃娃,名目大得吓人,内容却苍白羸瘦,贫乏不堪。《瘦虎雄风》写的是某集团军数年间的发展变化,题材亦可谓大矣,还扫描世界各国的军费状况和军队装备、未来战争等,但在作品的主干部分,却是从军长到普通士兵的精神风貌的描摹,是一个个为部队的生产经营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谱,在近乎于笨拙的笔致中,涌动着生活的丰厚底蕴,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可信性,这不能不是来自火热生活第一线的业余作者对自身优势的充分把握和发挥。
这样讲,还只是肯定了作品的一个方面。还值得指出的是作者的思辨力和分寸感。作者熟悉生活,却又不铺排生活,他有足够的材料,却又不堆砌材料,而是把它们当作思想的资料,力图从坚实的基础上激发智慧的火光。从“瘦虎雄风”这一颇富有凝聚力和概括性的命名,到行文中一处处精辟的警句,都显示出一定的思想力度,显示出对分寸感的把握。一篇作品的分寸感,是衡量作家的思想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重要尺度,在这一问题上,过犹不及,任何偏差和失当,都会给作品造成严重的损伤。《瘦虎雄风》的分寸感应该说是很强的,它写的是部队从事生产经营,但处处不忘部队的使命,不忘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牢固树立军事观点,因此,在纵论各国军力对比的同时,作品也强调该集团军将领的“无战备战”的战略思想,而且以“练十年”和“干十年”的两个连队的对比为事例,指出从事生产经营给部队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作者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双向性,善于辩证地考察和思索,在充分地肯定军队从事生产经营以克服军费不足的重大难关的同时,并没有一味地为此喝采叫好,而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假若期望有朝一日人民解放军达到自给自足,人民没了负担,那是非常好的前景。然而这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再是武装集团而是一个武装财团,悲惨灾难将会不属于这支军队,而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这精辟的、沉甸甸的话语,不但给作品一个有力的收煞,还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品格,给人以深深的回味和思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