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诤言数语份量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03
第8版(副刊)
专栏:

诤言数语份量沉
钟锡锵
在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工作了3年之久的一位美国专家能奈,回国前对该公司说:中国的企业普遍偏重物质刺激,忽视精神鼓励。他认为,为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以解决工人的住房、提高他们的奖金作为主要手段,这在短期内可能管用,但时间长了就会失效(见1989年5月12日《经济日报》)。
这些年开放了,一些出洋回来的人常告诉我们,发达国家的企业如何如何用物质刺激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们为钱而拚命工作,灵得很!羡慕之余,也有鼓吹我们应大加仿效之意。但这位来自美国大资本家开的公司的教育专家却说,他所在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十分重视精神鼓励的作用,鼓励雇员热爱自己的企业,为企业尽心尽力。我们姑且不论他们精神鼓励的内容和目的,但一个资本家开的公司竟没有仅凭物质刺激去解决一切问题,这可能会使国人深思之吧。
精神鼓励,这不曾经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拿手好戏吗?在过去那些出生入死的艰苦年代,我们不是凭着那么一点精神,才战胜千难万险、战胜强大的敌人?那时,敌人最害怕的是我们的思想力量——精神。一个俘虏兵,在敌人的营垒里不愿意卖命,是懦夫,一旦到了我们这边,受到了为谁而战的教育,他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新人,掉转枪口,义无返顾,成为一名勇士。全国胜利之后,在共和国初创以及后来遇到几次严重困难的岁月里,我们不是凭着那么一点精神,度难关、闯险滩吗?那时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尤其是“焦裕禄精神”,曾经激励多少干部群众拚搏奋进!呜呼——这几年人们对这些精神感到陌生了。于是,我们很多优势无形中丢掉了,近来,终于使我们尝到了苦果。
是的,在相当长时期中,确有极左思潮,有些干部言行不一,身教毫无说服力,曾经把精神的作用强调过了头,甚至搞“精神万能”,要灭绝人的七情六欲,从极端走向荒唐,人们连精神、信仰都丢掉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纠正这种绝对化的做法,重新肯定物质利益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归根结蒂同他的利益相关联。但同时,小平同志一再强调两手抓,思想政治工作放松不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做事总爱走极端,在重视物质奖励的时候,又把精神与空头政治划了等号。这几年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大大削弱,致使一些人一心盯着物质利益,畸形膨胀,似乎有点人欲横流之势。社会上斗富比奢之风日盛,各种歪门邪道的“对策”层出不穷。似乎世道翻了个过。讲“实惠、金钱”成为时髦,讲“理想、精神”被认为僵化;老老实实的被认为迂腐,钻政策空子大捞好处的被认为有能耐。“物质利益原则”扭曲变形,被当作绝对的、普遍的灵丹妙药。
应该说,物质利益原则不排斥精神鼓励的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溶合一起的。我们讲的物质利益,包括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每一个中国人,首先要争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这是全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所在,离开这个大利益,我们的个人利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个人利益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在国家、社会和生产的发展中,求得安居乐业,使个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协调不同层次的群体利益关系,为了做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的小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就需要发挥“精神”的作用了。
对物质利益原则的曲解,就是只顾个人,不顾整体,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小集体,不顾整个国家、民族,甚至以损国家利己为本事为光荣。所以,它具有一种破坏性,把人变为物欲的侏儒,使社会的精神道德素质下降,世风沉沦,人心涣散,生出种种邪魔妖术。专靠物质刺激来实现四化的目标,就好像一个瘸腿的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能成吗?
能听到一个美国友人这样几句中肯坦诚的诤言,这也是开放的一个收获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