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革命重坚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04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人民论坛

革命重坚定
丁福村
一场动乱和反革命暴乱被平息了。如今,全国上下都在思索、总结,以便从中得出教益,把坏事变成好事。对此,我有一点体会,就是“革命重坚定”。
坚定的革命立场,来自崇高的革命理想与信仰。理想、信仰,是一束不灭的火炬,是坚强的精神支柱。一个人缺了它,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失了舵的航船,其结果不是随波逐流,便是迷失方向。在这场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考验中,每个人都不可回避地给自己打了分。解放军在这一场极为特殊的战斗中,立场坚定。不少战士忍辱负重,以身殉国,经受了考验。广大干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坚信党的领导,反对动乱,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贡献,也经受了考验。可是,有些人不是这样,在动乱和暴乱中乱了方寸,是非不辨,良莠不分,甚至做出了一些“亲痛仇快”的憾事。他们的考卷不及格,有的还打了个零分。
同处一个考场,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尽管可以从客观上找出许多条原因,但不能不从个人理想与信仰上去寻求根本原因。近两年来,有些人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进攻面前打了败仗,他们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没有站稳脚跟。
他们之所以在认识上出现这样的偏差,是因为不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空前的进步。她主导的一面是光明的、先进的,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同时,社会主义也有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有些同志把这个复杂的过程看得太简单了,以为社会主义一建立,就是一条铺满玫瑰色地毯的宽敞大道,一片光明,一帆风顺。这种认识上的直线性,和客观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不相符合,便带来了行动上的摇摆性。顺利时,尚有信心;一旦遇上挫折,特别是碰到大的政治风雨,便丧失信心,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走偏方向,甚至走到反面。
有人说,在这次动乱中摇摆不定是由于上头有两种声音,自己上当受骗了。这当然是个原因,但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从主观方面也是有教训可以吸取的。现实和历史的无数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宋庆龄一家三姐妹,文化巨人鲁迅一家三兄弟,他们原先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客观条件是差不多的,可是后来三姐妹、三兄弟却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道路。早些年看过一部电影,叫《大浪淘沙》,观后一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记述了在大革命时期有三个青年,他们一同走上了革命道路。可是,在烽烟弥漫的战火考验下,有的锻炼得更坚强了,有的退却逃跑了,有的丑恶面目暴露了。今天,处于和平建设时期,战火考验的机会少了,然而大浪淘沙的规律依然存在,不是有不少人在这次动乱和暴乱中被大浪冲倒、淹没了吗!
“革命重坚定,永做座右铭”。陈毅同志从他几十年革命生涯中,总结了这样一条经验,并当做立身行事的准则,实在可贵。这一金玉良言,应该成为我们对照个人思想行动的一面镜子。你要在今后的大浪中不被冲垮、淘汰吗?那就要时刻注意树立革命的理想,坚定革命立场,不管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百折不回,始终如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