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令人忧思的白条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04
第6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令人忧思的白条子
最近,我们曾听到群众反映我县供销部门资金紧缺,打白条收购羊毛,严重挫伤了农民交售羊毛的积极性,致使70万公斤羊毛积压待售,农民叫苦不迭。为此,我们走访了县有关部门。
县供销社领导同志反映:我县年产羊毛100多万公斤。按惯例,每年6月底,县供销社就完成了羊毛收购任务;而今年截至6月底,县供销社仅收购羊毛16.5万公斤。主要原因是,资金严重不足。万般无奈,我们只好厚着脸皮用白条子收购羊毛。县供销社党委书记说:“去年,我们欠农民7万多元白条子款,至今还未兑现。”
我们又走访了几个基层供销社。有的领导同志愁眉苦脸地说:“自从收购羊毛以来,我们每天被索要羊毛款的农民围得焦头烂额。我们原先考虑能贷到款,因此打了160万元白条子,并许愿10天后付款。谁知信贷部门负责人披露,不但上半年没有贷款,下半年也难解决。于是,我们只好拿出每天门市营业收入的10%来支付确有困难的农民。供销社的业务受到影响,出现了滑坡。”
为解决收购羊毛的资金问题,县委和政府曾几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大家绞尽脑汁,挖掘潜力,才筹措了90万元,但这还不到全县收购资金的1/11。为了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县领导人磨破了嘴,到处奔走,才从地区农行争取了20万元贷款。县领导人和收购部门的同志为缺钱心急如焚。
我们看到了供销社门前坐着许多出售羊毛的农民,大车小车上的羊毛还原封不动地捆绑着,农民们四处打听哪家门市部能给现钱。年逾6旬的农民支亮已经是第5次到乡供销社卖羊毛了。他只好将25公斤羊毛换了一张250元的白条子。老人说:“集体收合同款,你一时没钱就拉驴拽马;贷款一时还不了就利滚利。而俺们卖羊毛就给白条子,还讲不讲道理?!”
河北沽源县委 侯守龙 韩库 吕怀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