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中学德育教育位置倾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05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学德育教育位置倾斜
一个时期以来,在教育人的学校里,思想政治工作总不到位,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漏洞?
生物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校长朱正威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苏婷采访时谈了他的看法。现摘要如下。
“高考指挥棒”有形无形地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十年动乱反思的结果,使我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提高了知识的地位。但是,又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现在,虽然学校里都提“德智体要全面发展”,而在实际中却常常是把智育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像我们这样的重点学校,如果升学率下降,就要影响学校的声誉,并马上影响到下一届招生的生源。于是功课成了第一位的东西,学校之间比升学率,重点中学之间还要比升入北大、清华、人大等重点高校的人数,上面也常以升学率做为标准来评价学校的工作。这样,中、小学教师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地随着这根指挥棒转,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必然被冲淡了。
在政治思想工作中,首先应该强调原则,即教育的内容,次之才是教育的方式方法。我们经常宣传思想教育要寓教于乐,老师在讲课时也总担心,顾虑学生不爱听、听不进;共青团活动似乎就是开舞会、搞郊游,结果是想尽各种方式方法,却忽略了原则,以致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讲正面的话,下面学生就起哄。
再有就是不严格。现在的学生从小就被捧着,在家中是小太阳,渐渐地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以致他们在上大学后,就把自己看成是社会的精英。这也同我们教育者思想上的某些混乱有关。我们全社会对青少年在思想和生活上都缺乏严格要求,因此造成学生在思想上放松自己,犯了错误,甚至有老师、家长说情,不能严肃处理。
在学校中,目前只搞了结构改革、管理体制改革,而没有深入到教育思想、教育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学生只专注于苦学,思想教育便放不到应有的位置上。
(七月十五日《中国教育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