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识破以廉掩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06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识破以廉掩贪
毛志远
某君有求于一位实权人物,为“疏通道路”,先以数百元“意思意思”,不料被愤然拒之。尔后,经长于此道者“点拨”,方知“不是不要,而是嫌少”。于是便加码到千元,果然应验,事情顺不溜地“办”了。据悉,这位实权人物还是当地的“廉政标兵”呢。
这是听来的消息,笔者无法核实,也许言过其实了。但是,“廉政标兵不廉洁”的事情,确实是有的。
为什么有的“廉吏”并不能令人信服呢?不能不承认,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人很是“高明”,善于演两种角色,此事廉而彼事贪,今日廉而明日贪,亲者廉而疏者贪,轻礼廉而重礼贪。有时明明嫌礼轻,还要故作姿态,又是批评又是要展览礼品,“廉洁”得可以,但只要礼品合心,便笑而纳之。这种“廉吏”是虚假的,而这种“廉”是为了掩盖贪,真正的目的还是贪。如果把这种人当作“廉吏”,廉政便会成为笑话。
因此,在考察干部时,决不能只看表面或一时一事。在评选表彰廉洁干部时,更要增加透明度,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利群众监督。切莫让假“廉吏”登上光荣榜,玷污了廉政的美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