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新建筑的理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06
第8版(副刊)
专栏:

新建筑的理想
王明贤
建筑创作需要文化氛围与经济条件。这几年改革开放的形势,促使一批有作为的建筑师崭露头角,创造出一些有文化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给建筑界带来了希望,使人们看到了新建筑的理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中国80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评选”,邀请大陆与香港近200名专家学者投票,评出了中国(大陆)80年代十项优秀建筑艺术作品。在获奖作品中,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柴裴义设计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名列榜首。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显示了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成功探索,是令人兴奋的突破。它那建筑物的巨大空间尺度,既给人蓬勃向上、新颖独特之感,又满足了现代综合展览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多样化的要求。近300米的大长条一分为四,简洁的几何形体的重复,下虚上实的立面构图,表现了雕塑感的光影效果,使建筑美学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示;利用钢结构、轻质屋面等建筑科技成果,透露出现代建筑表现形式的大手笔;展馆单元体四角凹进,并以透明的玻璃棱锥体嵌入,节奏明快。展馆的入口是该建筑最精彩的部分。创作构思为:拱廊与额枋的弧形与建筑物的多次重复的方形母题适成强烈的对比,成为入口的独特标志。
但是,中国不少现代建筑尚不如人意。有些现代建筑平庸,毫无特色;有些建筑则披上仿古外衣,生搬硬套,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现代建筑的道路,仍是一个困扰人心的问题。建筑哲学是建筑创作的灵魂。世界上著名的建筑都渗透了一种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如莱特的作品,表现了有机建筑的个性,以此说明了世界的生长;勒·柯布西埃的作品则体现出“房屋是住人的机器”这一机器美学;奈维的罗马小体育宫则显示了体育建筑的力量和技巧。这都值得我们借鉴、思索。
(附图片)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