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阳城劳动妇女的旗帜 白如赛妇女互助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6-23
第2版()
专栏:

  阳城劳动妇女的旗帜
白如赛妇女互助队
太岳第四专署
白如赛住的村子卢家河,是阳城六区岩山村的一个属村,全庄共有六十一户人家。由于干部帮助,积极分子带头,全庄上的一百四十个男女全半劳力已全部组织起来,白如赛的妇女互助组也成为阳城劳动妇女中的一面旗。兹将她们的几个主要特点介绍出来,以供参考。
妇女互助困难多,男人来帮助
这里妇女历来就没上地习惯,妇女只管家里的生活,纺织、做饭、看娃娃,就以一年一季的养蚕来说,也得男人把桑叶摘回来,妇女喂喂就算了事。去年二月生产委员卢思河同志到县里受训回来,认识到今年要闹翻身(群众运动)又要打仗,还要不误生产,那就非组织妇女不可,可是当他在冬学上把这问题提出时,却是困难重重,群众都没信心。男人们认为妇女是“家里人”,上地不算话,婆婆们怕媳妇上了地还得自己做饭、看娃娃,妇女们也觉得上地是难事,没力气,不会干,卢思河同志觉得光说话不顶事,咱先帮助积极分子看行不行。他觉着帮助白如赛最合适,因为:第一、白如赛正派稳重,不怕别人说闲话,又是妇会小组长,又最能团结妇女们。第二、他的家庭和睦、进步,男人是民兵,翁婆都很贤良。第三、他是个二十三岁的青年,没小孩、大脚,平常就肯劳动,他和白如赛一谈,如赛就满心愿意,“你从县里回来一说,我就愿意,就是看见大家都不愿意,我也没有敢张嘴”。思河同志就和白如赛商议,先动员家里能离开的青年妇女,参加互助组。最后思河告如赛说:“不要紧,你出头干,遇着啥困难和过不去的地方有我帮助你”。白如赛就一个一个去动员,共动员了五个人,但这些人也信心不大,“咱上地能干了啥?”思河同志告他们说:“地里生活并不难做,咱不会做巧活重活,咱不能先做些轻活粗活,咱先上地踩踩谷,看行不行”?于是男互助组在前边种,妇女们在后边踩,踩的很好,妇女们说:“这并不难呀!”种完谷了,接着就该锄麦,妇女们又怕锄不好,思河同志说:“好锄,我教你们。”五个妇女把五户的三十五·七亩麦地锄完了,情绪很高,他们又自动提出要帮助金科组锄三亩麦,赚了九升工资米,这一下全庄妇女们都说话了:“人家也是妇女,和咱不一样?怎叫把咱的小米赚走了!”接着就有三十一个青年妇女参加了互助组,分了三个小组,大家推选白如赛同志为队长,各互助组都推选一个有技术的男人,专门领导妇女上地做活,告他们说什么生活应该如何做,这样逐渐的使妇女们一般生活都学会了。
家庭分红与同院变工
一开始互助时,虽然就已规定了妇女上地也一样挣工资,但由于过去的传统习惯,妇女所得工资全部归男人所有,因之不几天就发生问题了。互助组开会时,妇女不去参加了,中年妇女不愿上地,说他们脚小、有娃娃,家里零星生活多走不开,后来卢思河、白如赛就召集会议和大家谈心,才知道妇女们的心里觉得劳动不劳动和咱没关系,挣下钱咱也见不了,花不上,这才觉得要叫妇女好好劳动,挣下的钱应该归妇女自己。但男人们又不愿意,说:“吃上家里的喝上家里的,赚下钱也是他们的,光他们有账算”。于是这才按双方意见,由双方商议,决定妇女挣下工资和家里四六分红(妇女得四)。这一来,妇女们都争着参加互助组。
这一问题解决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难问题是妇女们都想上地,家里的做饭、看娃娃等零活没人管,又把人难住了,而这一带有个特点是小家庭多,一般的是妇夫俩有些老小,很少有妯娌们伙在一起的。另外则是一个院,楼上楼下就住七、八家。以后才研究出一个际的妇女可以变工,只留一、二人在家做饭、看娃娃,其余的人上地,在家的人给别人做饭、看娃娃也根据情况挣上地人的工票。比如你给我做五个人的饭,我一天给你二分工票,这一来就可抽出大批妇女上地。
“如赛真好呀!”
卢家河的群众提起如赛来,异口同声的说:“如赛真好呀!”为什么他会这样的被群众拥护呢?
首先是他处处关心妇女痛苦,时时体会他们的困难。他怕小孩吃上喘奶生病,便和大家研究,决定奶小孩的妇女中午不上地,怀胎妇女上地时,如赛总是叫他们靠地里边作活,她自己靠外边,怕孕妇不小心掉在堰下(这里多系梯田),即使妇女有了错误,她也不是打击她们,去年锄苗时,组员小花无意中把一棵金皇后玉茭苗铲了,大家都说她不小心,对她的态度也不好,弄得小花脸上一青一白很难受,如赛跑来一看,知道她已知错,便说:“不要紧,那里苗就有些稠”。暗地里她才又说服组员们。以后小花情绪又高,作活又细心。
其次是:她处处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比如纺织分花时,总是先让别人先挑。去年夏季选举模范时,她所得的奖品——钱针——都分给大家,组员们不要,她说:“模范是大家的,要不是大家好好劳动,咱那里能当了模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