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由装配基地向出口基地迈进——访“电子表城”福建省莆田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07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由装配基地向出口基地迈进
——访“电子表城”福建省莆田市
林中奇 张建山
稻香荔红之际,我们来到有着“电子表城”称誉的福建省莆田市采访。近几年来,莆田市充分利用开放地区所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吸引外资兴办电子表装配厂。目前,全市有外向型电子表装配厂23家,年可装配生产液晶表、电子石英表、石英钟,跑表等十多个品种25000万只。1988年装配出口到香港、印度次大陆、欧洲、美洲、苏联等地的电子表和表芯13000万只,分别占香港和世界低档电子表销量的70%和30%。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莆田市低档电子表虽已占领了世界销售市场的近1/3,但仍处在“生产在国内,交换在香港”、由客商调度生产,控制销售渠道的“来件装配”、“来料加工”的初级阶段。显然,这既不利于莆田市电子表厂家以最终产品的形式挤占国际市场,从而减少中间环节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也不利于建立自己的电子表工业体系和提高经济效益。
在市政府办公室,分管电子工业的杨学明副市长告诉我们,市有关部门领导已认识到这种危机。他们提出了“组船出海”的战略设想,并组建了“天龙(中国)电子计时企业联合公司”。目前,联合公司已开始为市内各电子表装配厂提供配套件。莆田市全年将有2000万只电子表元器件实现国产化,增加出口创汇五六百万美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