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博物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07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博物馆
范中汇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无不对自己的历史文物视若珍宝,并对由这些文物所反映出来的自己在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而感到骄傲,因而精心加以搜集、研究、收藏和保护,传之子孙后代,进行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文物考古新发现的大量增加和自然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突飞猛进,人类认识自己文明历史的新证据不断涌现,于是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博物馆纷纷建立起来了。
文物收藏,始于古代。但是,作为广泛收集、整理、研究、分类、陈列文物并对公众开放的大众博物馆的兴起和发展,是十八、十九世纪以后的事情。譬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创建于1753年),法国的卢浮宫共和国艺术博物馆(1793年),凡尔赛宫法兰西历史博物馆(1837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870年),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1790年),埃及的埃及博物馆(1863年),是世界上第一批大型博物馆。
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文博事业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迅速发展,博物馆的数量更是以几何级数猛增。例如:美国到1980年全国已有各类博物馆4750个,法国现有博物馆2400多个,联邦德国有博物馆3000多个,意大利有博物馆1400多个。苏联有国立博物馆1500多个,地方博物馆达1万多个,是世界上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国家。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后,尽管经济困难,但都对本国的文博事业给予特别的重视。
建设多种类型的博物馆,是当今世界文博事业的发展潮流。美国的博物馆,种类繁多,大体可分为历史、自然、科技、艺术和综合五大类。联邦德国的3000多个博物馆,包括民族、宗教、艺术、科技、工艺、乡村、宫廷、遗址、盲人、交通、印刷等。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口只有100万,有各种博物馆52个。除了综合性的博物馆外,还有军事、建筑、人种、生物、医药、酿造、烟草、摄影、船舶、钱币、古堡、民俗和科学家、艺术家等各种专业博物馆。它们的特点是:大中小相结合,门类齐全,配套成网,适应人民多方面的需要。
近年来,露天博物馆开始在各国兴起。露天博物馆由于日益成为各国旅游胜地的一部分,因而许多国家都倍加重视。如比利时在安德卫普有个露天现代雕塑博物馆,在一个12公顷的花园里,各种各样奇型怪状的石制、铁制、铜制、木制的雕塑疏密有致地分布在陈列场地。除本国展品外,还有不少来自异国的展品。英国的约克郡古堡露天博物馆,有一条街道,复原了中世纪的风貌,不但街旁的商店,连街道上的马车和车夫,也都是狄更斯小说里描写的模样。加拿大的加拿大村露天博物馆,整个村子里的一切,连人带物都完全保持了欧洲移民初期时的原貌。南斯拉夫的杜波夫尼克城市露天博物馆受到人们的特别注目。杜波夫尼克市是黑山共和国的一座古老城市,据说整个欧洲古城墙完好地保存到现在的只有这一处,因而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
建立专门介绍外国的博物馆,也是世界文博事业新发展的一个方面。在大型博物馆中,除收藏展出本国文物外,同时收藏和展出外国文物,这是传统的做法。而近几十年,一些国家的新做法是:为突出介绍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建立专门的博物馆。如美国建立了非洲—美国博物馆、挪威—美国博物馆、波多黎各博物馆等;南斯拉夫建有“欧洲以外”博物馆;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亚非美博物馆;法国建立了非洲及大洋洲艺术博物馆、非洲博物馆。日本的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更是一所著名的专门研究和介绍世界各国民族民俗的科学机构。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利用博物馆作为传播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阵地,受到各国当局的高度重视。因而,搞好对观众的服务成为博物馆经营管理的首要内容。在许多国家,博物馆不收门票,或象征性地收取票价很低的门票。特别是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一般都不收门票,观众可自由参观,而且对部分展品可以触摸,甚至操作。有的博物馆还专门为方便残疾人参观,而设置了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楼梯、厕所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