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海部内阁的阵容和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10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海部内阁的阵容和前景
本报记者 于青
8月9日,海部俊树当选日本首相,同日组成新内阁。在经济持续增长,百姓生活安定的日本,政局风雨飘摇,数月之内内阁两次更迭,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
自民党推选总裁和首相,向来根据“资历序列”。即优先考虑派阀首领和议员当选、入阁次数较多的人。偶有例外,多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计。海部在自民党内属于人少势单的河本派,又未曾担任过党内领导角色和内阁重要职位。之所以能顺利当选,全靠党内竹下、安倍和中曾根三派合力支持。主要派阀支持弱小派阀,概出自易于保持对政局影响力的动机。人多势众的竹下派是幕后纵横捭阖的主要力量,因此在野党称海部内阁是“竹影政权”、“第三次竹下内阁”。
海部组阁自然不会忘记承蒙关照之恩,内阁人事依然维持派系平衡的格局。主要派阀入阁人数与前内阁几乎没有变化;海部所在河本派增加1人;宫泽派和二阶堂派各减少1人,许是念及这两派在选举总裁时持有异议。可谓赏罚分明。
在维持派系构成基本格局的范围内,海部也力求新意。两名女性同时进入内阁,算是创举。启用记者出身的经济评论家高原须美子,女性民间人士入阁是首开先例。除总理大臣外,内阁中20名大臣有13人是第一次入阁,也是海部着意面目一新的结果。
海部组阁之后,把新内阁称为“对话和改革内阁”。海部大学时代曾获全国大专学校辩论比赛第一名,其能言善辩早有定评。新内阁中不乏报社记者、电台播音员、经济评论家和政界鼓动家出身的人物,为对话做了充分的人才准备。吸取自民党在选举中接连失败的教训,女性选民的力量不可忽视。启用女性担任大臣,可以加强与女性选民的对话,加强与社会党委员长土井多贺子刮起的“女性旋风”抗衡。为日后与在野党展开政策论争和竞选演说事先布阵。
展望海部内阁前景,不容乐观。与宇野上台时相同,海部内阁诞生伊始,舆论界已开始推算新内阁的寿命,认为这是一届“管理选举的内阁”。其含意是,海部内阁如无闪失,任期到10月底时可连选再任,内阁命运取决于自民党在解散众院大选中胜负如何。如果再次失败,选举之日就是内阁寿终之时。解散众院、宣布大选是内阁职权,海部内阁当然会审时度势,选择有利于自民党的时机行使这一职权。有利时机出现的前提是海部内阁有所作为。
海部内阁能否有所作为在于对面临的主要课题能否做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内政和外交相比较,前者更直接关系到政权命运,外交远不如内政与选票关系密切。内政课题中急待解决的无非是导致自民党在选举中失败的那“三大件”,即政治改革、消费税和农业问题。宇野执政当初,把自己的内阁称为“改革前进内阁”,然而在政治改革上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人们期待海部内阁为消除金权体制的弊端能做些实事,而不是重蹈覆辙。对于怨声载道的消费税,海部许诺进行修改。在野党已表示将提出废除消费税法案,这是海部内阁面临的第一次较量。在10月份开始的下半期会计年度能否拿出消费者满意的修改方案,是考验海部内阁处理内政问题能力的试金石。农业问题也很棘手,向国外开放农产品市场遭到农民反对,采取保护主义将受国际舆论谴责,这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众多课题又是限期在解散众院之前做出答案,海部内阁深感压力不小。
海部在政界最崇拜前首相三木武夫。三木生前经常提示的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海部也不时挂在嘴边。自民党面临结党以来最大危机,原因在于政治失信于民。海部自知,只有解决面临课题,才能使民“知其可也”,才能延续新内阁生存。(本报东京8月1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