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5阅读
  • 0回复

天安门广场清场目击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10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天安门广场清场目击记
任宗清 魏厚敏
我们是6月4日凌晨天安门广场清场的现场目击者。
6月4日凌晨1时30分,我们随戒严部队某部先头分队,沿西长安街,率先到达天安门前金水桥南侧。这时,广场上正在广播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戒严部队指挥部的紧急通告。通告指出,为了改变天安门广场目前状况,人民解放军戒严部队将清理天安门广场,希望广大学生和群众迅速撤离广场,否则后果将由自己负责。
我们看到,不少群众和学生在广播声中陆续离开广场,但是仍有数千人聚集在“女神像”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在东长安街路口南池子一带,一些暴徒夹杂在人群中间,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挥舞拳头狂呼口号,一次次向天安门广场冲击。我们跟随的戒严部队立即派出官兵,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侧和劳动人民文化宫南面的长安大道上,组成数道人墙,挡住了一次次涌来的人群。其余部队在金水桥一线集结,等候后续部队。
凌晨两点左右,我们突然发现一辆公共汽车沿天安门前的机动车道,由东向西开来,行至东金水桥前,又急速向右转弯,朝聚集在以西的部队干部战士和装甲车猛冲。几十名干部战士迅速包抄过去,将那辆公共汽车围住。官兵们破窗一跃而上,将车上6名暴徒抓获,同时还从车上搜出两大桶汽油和10多个燃烧瓶。战士们在抓获的“高自联”常委、秘书长郭海峰身上,搜到一个烫金红皮学生证,上印“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生证”,编号18824306,还有天安门广场无限期使用通行证、指挥部人员出入证。
此时我们看到,天安门广场一片混乱。在灯光照射下,约10米高的“女神像”显得异常刺目。一伙歹徒混在学生中间,叫嚷着“誓与‘女神’共存亡”。某团领导决定派五连前去捣毁“女神像”。连长张东旭当即召集连队骨干研究行动方案,规定信号和接应时间。二营教导员冯书敬进行了简短有力的动员。3时零5分,张连长带领一班长夏卫国等8名战士组成突击队,成一路纵队向“女神像”方位开进。指导员张建新带领20名战士尾随其后,担任掩护接应。
在距“女神像”20米左右的地方,由于少数暴徒和一些学生、群众的阻拦,突击队被迫停了下来。为尽快捣毁“女神像”,又不误伤学生和群众,张连长大声向他们喊话:在天安门广场建造“女神像”,既不符合国家建筑法,又违背全国人民心愿,我们奉命前来拆除,请大家迅速撤离。经过宣传,大部分学生、群众纷纷撤离,但在“女神”底座上还有少数人不愿撤走,并挥舞拳头,叫喊要誓死保护“女神像”。张连长见此情景,命令战士持枪前进。那些人在戒严部队强大力量的威慑下,暴露了虚弱的本质,一一仓皇逃走。接着,张连长带领8名勇士于3时26分拆除了“女神像”。
约2时30分,一个身穿白衣服的人,高举双手,站在广场中轴线上。这个人是参与48小时绝食闹剧者之一。他受“高自联”指使前来找部队“谈判”。为尽快督促学生撤离广场,部队立即派某团政委季兴国带两名战士前去交涉。那个人说,学生们准备撤退,但意见不一致,需要一些时间做工作。部队表示同意。我们了解到,那个人回去后,学生们采取表决的办法决定是否撤离,同意撤的喊“撤离”,不同意的喊“坚持”,谁的声音大就按谁的主张办。结果,主张撤离的呼声占了上风。部分学生打着旗帜开始从广场东南方向撤出。
4时30分,清场开始,按照武警在前,步兵居中,装甲车在后的顺序,由北向南缓缓推进。进至人民英雄纪念碑附近时,部队和学生虽然相距比较近,但没有发生冲突,更没有开枪。部队清场中,对广场上的每个帐篷都做了检查,然后装甲车才通过。大部分学生撤离后,数百名学生仍滞留在广场东南角不愿离去,部队驱赶着他们撤离。约5时半,清场结束。
接着,指战员们立即打扫广场。一座座帐篷被拆除掉。
整个天安门广场清场过程,是在有秩序、非暴力的情况下进行的。6月4日早6时,我们同另外几名同志特意到广场上被拆倒的帐篷、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察看,没有发现一个死人,没有发现一个伤者。当时使用装甲车,主要是为了造成一种威慑的气势,另一方面是为防止暴徒用砖头、瓦块打砸官兵,再就是便于清除广场上的障碍物。广场几处着火,是“高自联”和“工自联”的头头们为销毁证据,点火燃烧文件、笔记和各种油印传单;也有一些学生把弃之不用的被褥和破旧衣物浇上汽油点燃,想阻止清场部队进入。清场前关闭广场的灯光,主要是出于两种考虑,一是催促学生按通告要求迅速撤离,二是发出清场的预备信号:灯一亮,清场立即开始。清场中决没有向学生开枪。倒是部队清理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南端、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时,广场东南角一栋4层楼上,有人用火枪向部队射击,将工兵团一名战士手背打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