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美丽之城”为何充斥暴力犯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11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国外剪影

“美丽之城”为何充斥暴力犯罪
本报记者 兰才基
南美洲旅游胜地里约热内卢,是一座风景秀丽、繁华热闹的海滨城市,素有“美丽之城”的称号。
但是,近年暴力活动异常猖獗,犯罪案件层出不穷,使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产生了一种
“不安全感”,出门上街都得简装轻囊,提心吊胆。
根据里约热内卢市刑警组织最近的统计,今年头4个月,大里约热内卢(包括市区和郊区城镇)共有2310人死于非命,仅4月份就有722人被谋杀。这4个月每月平均有461宗犯罪案,每天有15件暴力案发生,每90分钟就有1人毙命。
自5月5日至8日,里约热内卢因暴力死亡者达91人,而6日这天在市区和郊区卫星城杀人事件多达45起,8日内有19人丧生于血泊之中。5月份头8天,每天发生的杀人案件达20起。
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社会学女教授兼社会调查专家奥芭对里约热内卢犯罪活动作了这样的描绘:“这里的暴力事件有如脱缰野马,已非社会自然规范或人类法律所能控制。”
所有负责侦办的机构,只能对这些暴力行为徒叹无奈。多如牛毛的犯罪案件,排山倒海而来,且多是犯案手法高明的无头公案,毫无线索可循。
里约热内卢城暴力犯罪案件如此之多,原因何在?据该市警察局负责办案的警长埃托尔·科雷亚所说,这里近年来的犯罪活动,尤其是暴力案件,都直接或间接与贩毒集团间的火并有牵连。
一些社会学家分析认为,一切暴力犯罪行为,追根究底都是由于巴西法律治罪太轻,起不了威慑作用,犯罪者不必付出较大的“代价”,因而肆无忌惮,无形中促使犯罪行为成几何级数增加。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只从理论上探讨,对暴力行为的遏止作用不大。唯有积极、具体的防范措施,严于法治,才能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何况巴西今天的暴力犯罪活动大多是由集团组织,并经过缜密策划的,这就增加了破案的难度。目前,里约热内卢市成了暴力活动的高发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精神十分紧张。有些人因受不了暴力犯罪带来的危险与压力,只得把大门锁起来,减少外出,或觅地迁居。当地居民呼吁,政府当局拿出强有力的措施根除祸患,加强治安、以求安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