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不当寓公当“愚公”——记共产党员、原某师师长张志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13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不当寓公当“愚公”
——记共产党员、原某师师长张志信
梁万魁
在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某师原师长张志信被人们誉为“当代愚公”。他40多年时刻以党的利益为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在军营内外广为传颂。
1983年6月,张志信离休了。他面临晚年生活的选择。
“武汉干休所给你分了一套四室一厅的新房,到大城市多好!”
“你为革命出生入死奋斗了一辈子,唯一的儿子也牺牲在南疆,应该享享清福了。”
张志信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向师党委表示:要学习愚公奋斗不已,不当寓公虚度残生。从此,张志信像一架永不停摆的挂钟,凡是能插上手的事情,不论大小,他都尽心尽力地干好。
这年秋天,部队农场水稻丰收,张志信不顾年迈体弱,带上背包水壶,率领部队抢收。他每天起早睡晚,和干部战士一起苦干。一位上级领导同志前去检查工作,看到张志信戴着大草帽,在晒场上忙来忙去,不禁想起当年他带领部队顶风寒,战酷暑,大战黄河滩,营造万亩良田的场面,赞叹“艰苦奋斗像张志信的影子,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1985年秋,张志信被师里聘为生产经营办公室总顾问。张志信深知,这个“官”不大,干的却是一项富有开创意义的事业。年底,他带领有关人员爬山头,钻深谷,勘察论证建煤窑方案,经过一个月反复勘察论证,建煤矿的方案给推翻了。他又拿出建水泥厂的方案。但是办厂资金严重不足。
困难面前,张志信没有却步。他坐上一辆破吉普车,挨个到附近水泥厂取经,终于找到了集资和以土代洋的解决办法。师里立即拍板:上水泥厂!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忙过年,张志信却带着近百名民工,来到荒僻的太行山脚下,打钎放炮开始建厂。5个月后,厂房建起,机器运来,用电指标也已批下,可是张志信却因为过度劳累,患心包炎和肾盂肾炎,被转送到青岛疗养院治疗。
病榻上的张志信如卧针毡,脑子里怎么也抹不掉水泥厂的影子。病未治好,他硬是出院了。
回到水泥厂,他双腿仍肿得发亮,一按一个窝。他拄着一根棍子,从石料厂到车间,又从车间到化验室。他就这样拖着病体奔波了两个月,及时解决了水泥厂配备问题,推行了承包责任制,还打开了产品的销路,终于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盈利。
几年中,张志信靠百折不挠的创业热情,科学周密地调查论证,亲手为师里办了4个骨干企业,并率先走出军队企业管理的新路。
师里富了,出名了!张志信落下一身病,却得到了创业者的欢乐。
张志信“超负荷”工作,可生活上却十分艰苦。
外出联系办厂业务,他经常带领随行人员上街吃大碗面条,住4人的房间。有人说他没有“现代人”意识。张志信严肃地批驳说:“挥霍国家钱财,那是败家子”。
在工作待遇上,张志信从不攀高比低,能俭省的就尽量俭省,能凑合用的就不让公家破费。申报水泥厂用电指标时,张志信的车到省府门前,门岗看他车破,不让进院,他就步行进去,从办事人员找到省领导,在走廊上一坐就是两天,有关领导看他一身旧军装,两鬓斑白,感动地说:老同志,就是冲你这种负责精神,我们计划再紧张,也要挤一点给你们。
近几年,该师连办10个骨干企业,年总收益300多万元。可他还住在那年久失修的房子里。他常告诫家人:你们是师长的家属,要给全师的家属做出好样子。
1979年初,张志信从信阳陆校返回老部队任师长,当时他儿子张黎已在该师当兵两年。部队开赴南疆前夕,有人劝他将儿子调到身边,或作为留后人员。张志信严辞拒绝。儿子带着父母的期望,来到主攻团的尖刀排。后来,在一次遭遇战中,张黎为掩护战友光荣牺牲。团领导为此事有些内疚,张志信说:“师长儿子牺牲和老百姓儿子牺牲没有什么两样”。
由于张志信的严格要求,全家人工作上互相勉励,互相支持,形成了同心奋斗,共建功业的革命家风。他家5口人,除3岁的外孙外,其余4人均被所在单位的党支部选为党代表和优秀党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