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盐碱滩上“吨粮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14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15亿亩耕地,11亿人口,而耕地还在逐年减少,人口还在继续膨胀。严峻的现实,使人们对徘徊中的农业焦虑万分,对它的发展前景更是忧思忡忡。难道真的没有出路吗?有。众多事实给人们以鼓舞,给人们以希望,这就是其中之一:
盐碱滩上“吨粮田”
本报记者 凌志军
昔日盐碱贫瘠地,今天成了“吨粮田”,它能否预示黄淮海平原大面积中低产田的出路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这句农谚几乎早已成为北方农家认定的死理。可谁料到,吴桥县这3000亩“吨粮田”的麦子竟是大违农时的,直到寒露才播,比“正当时”的麦子整整晚了半个月。
晚了那么多,还能有收吗?况且还是在那种地上。
吴桥处河北省南部、沧州境内,自古为囚犯发配的去处,其荒僻是可以想见的。据说就在那“吨粮田”的试验区内,曾是斑斑碱迹,片片咸土。若干年前,十几户农民来此建庄立业,名曰新庄。可怜这土地根本长不了什么粮食。于是,人口离散,土地弃耕,新庄不复存在。这几年,盐碱少得多了,但它的有机质的含量仅及一般土地的一半。毫无疑问,它是整个黄淮海平原上最贫瘠的土地。
这地加上这晚种的麦子,竟能高产?
但是,记者眼前这份《亩产吨粮的理论及综合技术研究》的报告中,确有着高产的纪录:
1988年,140亩“吨粮田”晚播小麦平均亩产385公斤,夏玉米平均亩产598.4公斤,全年亩产粮食983.4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高出近1倍。1989年,“吨粮田”扩大到3000亩,夏收小麦平均亩产394.5公斤,又比全县平均数高116公斤。
盐碱滩上真的出了“吨粮田”?记者7月间到吴桥,第一件事便是斤斤计较地核定“吨粮田”的产量。一部分农户是实收割实过秤的,全部产量则是依抽样统计的原则测出的。事实上,原来的统计数字还要高些。“吨粮田”的主持者们详细计算了一些可能导致统计偏高的因素,比如抽样地块上的庄稼长势稍好,田埂没有包括在粮田面积中等等,所以将统计数字减少10%作为实际产量。但记者仍是怀疑,这地会不会像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有不少“帮忙”的?于是,拉皮尺,量土地,竟是一点也不多。
贫瘠的盐碱地上真的出了“吨粮田”!这是否能展示黄淮海平原大面积中低产田未来的出路?
小麦专家和玉米专家合作,种植业发展思路上的一次了不起的突破:立足全年产出,统筹设计春夏秋冬
“吨粮田”试验区地处吴桥境内龙王河畔。说是“河”,其实干涸了至少有300年了。1983年,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树安把试验区选在这里时,这块土地亩产粮食只有100多公斤。这位颇有名气的小麦专家数十年来在肥沃的土地上创出不少高产的先例,如今他想在贫瘠土地上创出更有说服力的事业。
转折开始于一个奇特的设想:冬小麦晚播种15天左右,把这段日照、雨水充足的时光让给玉米,以发挥其增产潜力。
1987年秋季,当王树安把这设想在140亩土地上实施的时候,相当多的人不理解。
昔日吴桥农家的收获是“秋”大于“夏”,1983年王树安来到这里后,搞出一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自此小麦发展起来,到1985年一举跃过玉米,在全县形成“夏”大于“秋”的局面。农民开始以小麦为食,政府的定购粮也以小麦为主,即所谓“一麦顶三秋”。这自然是这盐碱滩上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随之而来的“重夏轻秋”却是始料不及的。干部盯着小麦催种,催管,定指标,报进度……农民则把热情、精力、化肥、水……几乎全部给了小麦,玉米被冷落了。
可是,在这个黄淮海平原的高辐射带上,老天爷偏偏薄待小麦而厚爱玉米。春旱,夏雨,秋热,冬寒,这样的气候环境使小麦难以再有大的作为,而玉米却深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
人力大违天意,这也是吴桥粮食在最近几年里徘徊不前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现在,这个小麦专家居然开始了让小麦为玉米让路的试验。他的搭档是北农大讲师,专攻玉米栽培技术的蒋钟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结合是颇耐人寻味的。过去,农学家们都是各自为政。尽管早就有了小麦专家的高产小麦和玉米专家的高产玉米,但大都是“单季”的成功,而且往往以牺牲其他作物为代价。今天,王、蒋的结合则是彻底地从分而治之的作物栽培格局中摆脱出来,着眼于土地全年的产出,统筹设计春夏秋冬。这种立足全局的指导思想可能意味着种植技术一次大的突破。
农户,并非新技术的对立物,一经与新的生产技术相结合,便显示出推动生产发展的极强的生命力
很明显,“吨粮田”的设计者把增产的希望寄托于夏玉米,但在技术上的难处却是必须使冬小麦晚播不晚熟、不减产。这既是耕种制度的改革,也需要传统栽培技术的改变。
晚播小麦稳产和晚熟玉米增产的技术要点共10项,操作极为简单。小麦晚播、密植、精耕,返青期少水少肥,孕穗期大水大肥……玉米宽行、密株,适时施肥,遇旱浇水……农民即使文化不高,做到这些也不难。可是,如今面对的是千百家独立经营的农户,于是不少人连连摇头。
难道独立经营的农户就真成了新技术的对立物?
有了实践经验的王树安却说:“没有大包干,‘吨粮田’搞不成。”姚庄的党支部书记姚占升,尽管有一番牢骚,可说到底也是这句话。他在姚庄已当了整整20年支书,谈起这些深有感触:“过去搞科学种田,只有干部积极,你教了半天怎么施肥,他照样晃晃悠悠,把化肥大块地四下里扔……现在呢,事关他的切身利益,只要看准了你的办法好,他就拚命照你说的干。”
姚庄处吴桥最南端,400亩耕地是全县最差的。1987年,第一批140亩“吨粮田”,大都在这里。一个叫程俊章的小伙子带着自己包的3亩3分地自愿加入了科技示范户的行列。他只读过几年书,但对科学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和迷信。他依着王树安的导演,种麦、浇水、施肥都比别人晚一拍,那晚播麦子开始时稀稀拉拉,不料拔节之后,竟后劲十足,最后收镰过秤,亩产达到385公斤,比左邻右舍多出百十公斤。更叫人吃惊的是他那多长了15天的玉米,竟能亩产653公斤,比别人多了1倍。
3亩3分地上的奇迹搅动了左右乡邻,姚书祥、蔡玉祥、蔡纯杰……都动了起来。庄稼人虽然还不十分懂科技,但谁都懂得模仿着多打粮食。技术就这样传播开来,最初的示范户犹如投进静水塘的石子,引起了一层层环状波澜。当年秋天,吴桥的“吨粮田”已连接成四大片,共计3000亩,包括4个乡的681户。周围还有大约4000户人家在17000亩耕地上仿效着……
科技是增产的主要力量,但它不可能独往独来。“吨粮田”是综合配套的硕果
吴桥的成功为什么会在农业界引起巨大反响?今年春夏间,副总理来了,农业部长来了,冀、鲁、豫诸省的不少干部也纷纷来了。因为这“吨粮田”是出在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上。
这是黄、淮、海三大河流冲积、洪积而成的中国最庞大的一块平原。它占有全国18%的耕地和19%的粮食。但是,它至少有77%的耕地仍只能保持中、低产的水平。几年来,种种理论的分析均证明,这一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潜力。因之,人们把90年代中国农业的希望寄托在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改造上。依据各种资料分析,黄淮海平原上至少有6000多万亩有条件实施“吨粮田”的种植计划。这项技术的推广将使这块土地粮食平均亩产增加300公斤至500公斤。
人们开始理解科技对于农业的含义。没有科技,就无法解释为什么蒋家哄村的张延长往自己的地里多投了50公斤化肥,收打的粮食却远不及近邻史桂兰的“吨粮田”高;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吴桥县“吨粮田”投入产出比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科技兴农”的口号成为人们对“吨粮田”基本经验的异常痛快的描述。正是在这种时候,“吨粮田”主要设计者王树安教授对记者说:“科技不可能独往独来地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我们对‘吨粮田’的经验,应作更周全的考虑。”
事实上,“吨粮田”的成功之中,确有着多重复杂的因素。
1983年,当龙王河试验区刚刚在姚庄开辟时,那些盐碱地不要说搞“吨粮田”,就是搞“斤粮田”也不容易,从那以后,人们煞费苦心地改造土壤,逼退盐碱,这是土地的条件;吴桥几年来投资700万元修水利,把大部分旱地变成水浇地,这是水的条件;“吨粮田”的化肥施用量超过一般农田近1倍,这是肥的条件;粮食市价连年上涨,吴桥为“吨粮田”定下“增产不增定购”的政策,这是市场的条件和政策的条件……王树安说“综合配套是‘吨粮田’的最重要的成功之点”,看来不无道理。
这结论中无疑隐含着一个重大的转折,即从单纯靠某一种办法振兴农业到综合配套,全面开发。但就眼前来说,科学技术的注入无疑是在盐碱滩上造就“吨粮田”的关键所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