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万里长城是封闭的象征吗——评《河殇》对长城的评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14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万里长城是封闭的象征吗
——评《河殇》对长城的评述
吉人
电视片《河殇》对万里长城有段被它的作者称之为“振聋发聩”的评述:“假使长城会说话,它一定会老老实实告诉华夏子孙们,它是由历史的命运所铸造的一座巨大的悲剧纪念碑。它无法代表强大、进取和荣光,它只代表着封闭、保守、无能的防御和怯弱的不出击。”
大量的历史事实说明,《河殇》的评述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它的非科学的结论,既起不到“振聋”的作用,也产生不了“发聩”的效应。只能使一些缺乏历史知识的人一时发懵。
长城并不代表封闭
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确存在着严重的封闭保守的思想。但万里长城并不是为了封闭保守而修建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以军事需要而修建的长城。而那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思想等领域所形成的活跃局面是历史上罕有的。
汉代,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终于开通了被称作“丝绸之路”的中西往来的交通大道。为了保障这条大道的畅通无阻,汉武帝延修长城至新疆的境内,并开设河西五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正如长城专家所说:“没有‘丝绸之路’,不会有河西、西域境内的长城、烽燧、亭障的修建。没有西段长城,‘丝绸之路’也不可能畅通”。“长城堪称是保护这条国防交通大道的坚强卫士”。
明代的万里长城,是明、元两个政权对立的产物。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长期互相攻伐。可在经济上,一直沿习了唐宋以来的做法,在长城一线开设集市,并设边镇,建卫所,移民戍兵,屯田固边,这都大大促进了长城内外各民族的经济思想文化的大交流。今天沿长城的不少有地区贸易特点的重要市镇,就是明代奠定的基础。
这里应当十分明确地指出:万里长城是中国北方各民族,在中国的领土内建筑的一条军事防御工程。它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在性质上几乎完全是一样的。即使到了明朝,也不过是中华民族内部两个政权,即一个是取得全国性统治的明政权,一个是被推翻的元代残余政权对立的产物。试问,这样一条万里长城对欧亚各国封闭了什么,又是怎样实行封闭的,何以称它为封闭的代表?!
长城不是怯弱的表现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设防思想的产物,而古代设防思想又源渊于人类的防护思想。
中国的长城,大多是历代有作为的帝王进行修筑的。其历史背景,也多是打了胜仗之后。战国时的赵国,是破林胡、楼烦,灭中山后大修长城的。燕国是在距东胡千里之外而筑北长城的。秦始皇是在统一天下后,“北逐戎狄,收河南”,而筑万里长城的。汉代大修长城是在武功最强的武帝时期。经过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使“匈奴远遁”,一方面“置朔方一郡,刊障戍于河南,又开河西五郡”,另一方面修缮秦长城和延筑河西走廊的长城,沿“丝绸之路”修建烽燧、亭障。工程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秦长城。北魏、北齐、隋朝也都是在国力强盛时期修筑长城的。
明代长城,是从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建国之初开始修建的。朱元璋早在统一全国之前,就把
“高筑墙”作为战略思想之一付诸实施。在他建国号的第一年(公元1368年),即派大将徐达开始修建长城,部署设防。朱元璋在部边设防,修筑长城的同时,向漠北发动过多次出击,明成祖朱棣也亲自出征过五次。至于后来,明朝逐步陷入分兵把口,被动挨打,乃至出现“土木之变”,英宗被俘的境地,这绝非长城之过,实为政治上的腐败,军事上的消极防御和指挥之大误。如果说明代长城代表了无力出击,那么明代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多次出击和北征,又当作何解释?
长城精神永存
万里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它经历了初级、中级、高级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明代长城是它发展过程的最后阶段。不管在军事上,还是建筑工程艺术的应用上,都达到了长城发展史上较为完备的水平(当然它的固有的优劣长短也有了充分的暴露)。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万里长城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作为伟大的古迹,它是随着时间流失而增值的珍贵历史文物。且不论它在军事上还有多大研究价值,单单从民族精神上看,它就有着许多值得吸取的东西。
无需我们的哲学家去发掘什么深奥奇特的哲理启迪人们,一曲“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所唤起的民族觉醒,激起的“长期抗战”,足以看出长城精神在国家处于危难时期,对中华民族所起的凝聚团结的伟大作用。
不管我们有的文学家把多么悲怆的凄惋之情,倾注在长城上,可是当人们登上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时,看到巨龙般的长城,时而翻越巍巍群山,时而闯过浩瀚沙漠,时而飞腾于莽莽草原,千曲百回奔入苍茫大海,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和勇往直前的无坚不摧之力,从心底油然而生,这不也是一种长城精神吗?
万里长城以它独有的,也是世界罕见的大、长、巧、险,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雄伟气魄,理所当然地被列为世界奇迹之一。当我们听到宇航员从月球回视地球,首先看到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时,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正是我们民族奋发图强,自立于民族之林的一种最可宝贵的感情。
凝聚团结、勇往直前、奋发图强的精神,这难道不是万里长城馈赠给我们的珍贵历史遗产吗?这不也正是改革开放,实现四化,振兴中华所需要的精神吗?这些精神对于吸取国外的精华,又有什么相抵之处呢?
毫无疑问,骄傲自大,封闭保守,确实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枷锁,应当坚决摒弃。然而《河殇》作者,不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把万里长城作为封闭、怯弱的代表拽来问罪,实在是找错了“靶”。
既然长城的存在和“长城精神”有利于而不是有损于振兴中华,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赞颂和讴歌长城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