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傅钟同志生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19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傅钟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副主任,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傅钟同志,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1989年7月28日1时4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傅钟同志,1900年6月28日出生于四川省叙永县城的一户书香门第。青少年时期,他热爱祖国,勤奋读书,仰慕倡导革新的仁人志士,崇尚民主、科学和新文化思想。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他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学生运动。1920年冬,为了学习救国救民的本领,他同周恩来等一起,远渡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到法国后,一面在钢铁厂做工,一面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由赵世炎等组织的对华工的宣传教育工作。1921年冬,与巴黎共产主义小组取得联系,随后参加筹建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他在法国布里佛中学领导成立“书报流动阅览社”,宣传革命思想。1923年转到一家橡胶厂当工人,继续参加了“共产主义研究通信”活动以及同无政府主义思想和国家主义派进行的斗争。1925年,他任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曾在巴黎组织领导旅法华人集会,声援国内“五卅”运动。1926年初离开巴黎,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担任学生总支部局副书记。1927年转入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事政治学院学习,1929年底毕业。他在留苏期间,曾列席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参加共产国际执委扩大会的工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傅钟同志于1930年春回国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委机关从事干部工作和兵运工作。他还参加了翻译苏联红军条令、条例的工作。1931年夏天,他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红十二师政委,红四方面军随营学校校长兼政委,彭(湃)杨(殷)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兼红十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在反“围剿”作战的艰苦紧张的环境中,他编写了《红军须知》、《连队指导员手册》等文件、教材,并亲自授课,为部队培养了大批骨干和基层干部。1932年冬,随红四方面军入川,参加创建川陕苏区,任红四方面军(后兼西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同时主编《红军报》、《干部必读》等报刊。在粉碎敌人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和仪南、营渠、宣达等战役中,他为培养部队良好的战斗作风,保证作战胜利,扩大苏区和发展红军,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他主持起草的《军、师政治部暂行工作细则》、《团政治处暂行工作细则》和《红四方面军政治与党务工作决议》等文件,对提高部队政治素质,加强政治机关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傅钟同志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1935年春,在接应中央红军北上,策应红二十五军入陕的广昭战役、陕南战役,以及强渡嘉陵江、挺进川西北的长途作战中,他积极开展政治工作,并参与领导后勤保障和发动群众的地方工作。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他为增强两军的团结友爱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同年11月,任中共川康边区省委书记,领导开辟天全、芦山、宝兴等县新苏区。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他任组织部长,在干部中积极进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助朱德、任弼时、刘伯承、徐向前等同志为挫败张国焘的分裂阴谋起了应有的作用。到达陕北后,他先后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并于1937年3月底列席政治局扩大会议,积极参加揭露和批判张国焘严重错误的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傅钟同志出席了著名的洛川会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他历任八路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等职,为发动群众,扩大统一战线,壮大人民军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夜以继日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38年至1940年,他为八路军总部草拟的“政治整军方案”和《政治整军训令》等文件,对部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工作,起了重要作用。他十分重视研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的新问题,重视总结在艰苦分散和持久作战环境中部队政治工作的新经验,他写的《八路军抗战中政治工作的经验》、《论革命军队建设问题》等文章,及时指导了部队的政治工作。从1941年起,他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副主任。1945年,他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增强党的团结,反对山头主义》的发言,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受到毛泽东等与会同志的称赞。
1946年初,傅钟同志随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同志赴重庆,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长兼新华日报社社长,积极贯彻中共中央为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而奋斗的方针,撰写社论、专论,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解放区军民抗战八年的丰功伟绩,抨击国民党政府破坏“双十”协定、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等背信弃义的行为。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他奉命回到延安,仍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由于原总政治部机关干部已调往解放区各战场,他负责重新组建了精干的总政治部机关,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刘少奇同志主持下,参与了领导解放战争中的总政治部工作。在此期间,他参与制订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党委员会条例(草案)》、《支部工作条例》、《革命军人委员会条例》。这些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对于加强党对军队的统一领导,健全我军党委会制度,加强基层政治工作,密切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及革命队伍内部团结,保证作战任务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1948年春,他为总政治部撰写了《新式整军初步总结》。随后,协助刘少奇同志召开了全军敌军工作会议,对我军在战略进攻阶段开展政治攻势、瓦解国民党军队作了重要部署。1949年7月,他遵照周恩来同志指示,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为大会作了《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重要报告。
新中国成立后,傅钟同志长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维护党对军队的领导,继承和发扬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对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他在主管理论教育和文艺工作中,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反对断章取义;提出部队文艺工作是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文艺为部队建设服务,不断提高文艺创作的思想、艺术水平,发挥文学艺术团结人民、鼓舞部队的战斗作用,并经常深入到部队各文艺单位指导工作,深受广大文艺战士的爱戴。“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林彪反革命集团诬为“黑线人物”,受到迫害。粉碎“四人帮”后,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支持平反冤假错案,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支持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作为中国文联的负责人之一,他关心文艺界的学习和团结,强调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发扬革命文艺的优良传统,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他对文艺界同志的生活也极为关心,尽力给以帮助。他时常怀念在台湾的早年旅法、留苏的同窗故旧,多次表示愿与他们携手,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傅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届、第四届中国文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傅钟同志在漫长、曲折、艰难的革命斗争中,对祖国、对人民、对党无限忠诚,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兢兢业业地勤奋工作。他品德高尚,不居功,不擅权,不计个人得失,善于团结同志和党外朋友一道工作。他爱护干部,关心群众,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在晚年住院治病期间,时刻关注改革开放中党和军队的建设,关心文艺工作的进步,积极支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并坚持学习和整理旧著,出版了《政治工作基本问题》一书。
傅钟同志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不论顺境和逆境,始终与党生死相依,忠贞不渝,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历尽艰辛,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傅钟同志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我们悼念傅钟同志,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斗志、高尚情操和优良作风,坚决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把我军建设成为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而努力奋斗。
傅钟同志永垂不朽!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附图片)
1939年初,傅钟(前左1)在山西沁县各界代表拥护抗战、反对投降大会主席台上。
二十年代初,傅钟同志(左)旅法勤工俭学时和法国朋友合影。
(本栏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傅钟同志在第四届文代会上。在这次会上,他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