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赤峰的八角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19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赤峰的八角楼
本报记者 黄彩忠
这座八角楼不在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它像一只平放的哑铃,两幢四层高楼八面临风,以其独特的样式屹立于内蒙古赤峰市郊。
它的主人——赤峰八角楼实业公司总经理孙学政,在建楼伊始就向设计人员交待了他的设想:“新颖而奇特,永久性广告,作为工农村村办企业的象征”。果不出所料,刚过几个年头,“工农村”在人们记忆中逐渐淡忘了,“八角楼”却在赤峰市、在内蒙古自治区叫响了。自治区政府布赫主席调查这个村办企业后,即兴赋诗:“自建八角楼,年利百万金,农家办工厂,行行有能人。”
我来到赤峰,和许多过往行人一样,很快就被“独此一家”的八角楼吸引住了。有关方面向我提供了一些数字:这个名为八角楼的企业去年收入1622万元,平均每个职工向国家纳税1100多元,人均收入也是1100多元。我心里明白:这里不是沿海,而是文化、技术原先都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实在不容易。“你们怎么干得这么出色?”村民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村里有几个好带头人,他们有一套经营管理的好办法。老农孙玉贵告诉我:“别看我们当老百姓的比邻村的都挣得多,可是我们的干部却比人家收入少。”当然不是八角楼的干部舍不得干,也不是他们能力比别人低。孙学政早把建筑这一行摸透了,人家请他去揽生意,答应100万元的买卖回扣10万元。孙学政脑袋一摇,回答一句“没意思”,就把人家拒之门外了。副经理王林具体分工管业务,三天两头遇上客户悄悄送好处费,这个当了几十年村干部的老党员对金钱没有特殊的感情。他说:“八角楼发展到今天不容易,让我一个人发了,犯不上!”村民安法利、李丽君领我去参观他们新建的两层小洋楼后,又领我去看孙学政家1972年盖的4间小平房。他们有意让我比一比。
带着同样的问题采访孙学政。老孙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一个地方,例如我们城郊乡,一个人发财容易,十个人发财也不难,一百个,一千个人想发财就困难了。我们当干部的应尽点义务,帮助更多乡亲富起来;眼下我们吃喝不愁,有一定的基础,又不像以前那样过不下去,共产党员牺牲点个人利益值得。”这位“老三届”、1968年从河北承德来工农村插队的知青,种菜、养蜂、喂猪、修路、建房……样样干过,他和700多名青壮村民花了十几年功夫,用汗水浇灌出了高大的“八角楼”。招工、进城,都吸引不了他,他成了长住工农村的“人民代表”。
1985年7月15日上午9点钟,发生了一件轰动八角楼上上下下的事:孙学政手下5名得力的干将突然提出离开八角楼,外出挣大钱。好在摇晃的不是顶梁柱,八角楼哪能这样就散了摊?孙学政说:“集体有前途,经得起考验,我离不开八角楼这个集体,尤其是那些孤儿寡母、只会卖力气不懂技术的穷哥们,我更舍不得抛开他们!”想走的离开了八角楼,留下的干得更起劲。孙学政领着乡亲们办了八角楼所辖12家工厂,烧砖瓦、造钢窗、搞建筑……开创每一项事业无不是他首先去开路,规划设计好了,掌握了技术要领,再手把手地将全套本事交给乡亲。那年到哈尔滨学习生产电缆,汽车跑到沈阳出了车祸,老孙的脸被玻璃划破,缝了几十针,眼睛蒙住了,嘴都张不开。做完手术,几乎没休息,老孙就马不停蹄地往哈尔滨赶;前前后后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取到了真经才回赤峰。电缆厂是他们办的见效最快的一个厂,投资80万元,半年就收回了35万元。如今八角楼的电缆畅销大江南北,村民们都说老孙花的心血最多。
当家主事的干得多,拿的少。八角楼这几年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时,村民们也就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光顾眼前多得不行,光顾个人多得也不行。他们向国家纳税在赤峰是先进单位,像过去交公粮一样,一分不少,一天不迟。集体有了钱,相当多的一部分用于积累扩大再生产,人均收入保持每年增长5%的水平。大家深感科学技术的重要,智力投资舍得花钱,光自办小学就投了20万元。电缆厂去年初买了150吨铝,每吨6300元,后来市价涨到12000元,“价格差”使他们意外“盈利”五六十万元,人均七八千元。公司的头头们讨论说:这算挖潜来的呢,还是经营来的?都不是,所以这个钱不能分。去年,电缆厂平均一个工5元2角,只比上年增加2角钱。相反,砖瓦厂工人劳动强度大得多,去年因陶土质量差,影响了瓦价,平均每个职工干一天只能分得一元钱。后来,经公司头头们讨论,决定还是补到5元,比上年增加1角5分钱。
这些事传到外边,不少人都觉得“怪”,村民们却自豪地告诉我:这也是八角楼的独特之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