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告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19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告急
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重创后的大兴安岭,当前又面临森林资源危机。
大兴安岭地委副书记张毅忧心忡忡地对比了1964年与1988年两次森林资源调查结果:
有林地从632万公顷减为538万公顷,减少15%;森林覆盖率由70%降至64.7%;活立木总蓄积由7.2亿立方米减至5.8亿立方米,减少18.4%;大面积密林演化成稀疏林;用材林中的过熟林蓄积由4.5亿立方米减至2.7亿立方米;全区8个林业局已有3个局可采蓄积将枯竭;65个林场已有22个转产或将大幅度减产。15年后整个林区将无木可采!
更可怕的是,森林资源的破坏,将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大兴安岭是松辽平原的天然屏障,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等多种功能。仅从涵养水源看,大兴安岭如果失去蓄水能力,将导致嫩江水量急剧减少,直接影响大庆油田及一大批工业基地用水,危及黑、吉两省农田及城乡居民的生活。
目前,该地区绝大多数山顶、山坡的土层瘠薄,土层下岩屑和砾石已经裸露,培育新树不易成活。因此,解决大兴安岭森林资源危机已刻不容缓。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20多年,森林资源如此迅速衰减,原因是:长期以来,国家在林区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政策,重采伐轻保护;重利用轻培育;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大木头挂帅”的思想贻害无穷!
(8月7日《经济日报》王慧明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