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火箭卫星遨游太空 汽车飞机穿梭神州 老基地崛起新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20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1949-1989

火箭卫星遨游太空 汽车飞机穿梭神州
老基地崛起新产业
上海——中国最老的工业基地,今天正在向世界展示她新的风姿。
如今,地上跑的、天空中飞的、太空中遨游的,都有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上海牌”产品。“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上海工业又有了新的骄傲!
假如,各国的友人取道空中来考察上海新兴的工业,那么,就会有机会乘坐上海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生产的MD—82大型客机。到今年7月,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已向中国民航交付9架大型客机,每架机日平均飞行8个半小时。这些飞机在国内外航线上累计飞行已超过2万小时。
以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苏联和欧洲空中客车联合体能独立装配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型飞机。上海基地在4年与美方合作生产飞机期间,全面地吸收、消化了代表当代世界最先进的飞机装配技术;引进了世界上第一流的航空工业生产管理经验,锻炼和培养了专业技术队伍,迅速缩短了在制作大型民航机方面的技术差距。
假如,来访者有暇到上海街头徜徉,就会发现在路上开的,在街边停的轿车中,“桑塔纳”特别多。这些从安亭汽车城生产出来具有80年代水平的轿车,深受人们的喜爱。
上海制造轿车已有近30年历史,60年代初,上海生产出第一辆轿车,定名为凤凰牌,后来改成上海牌。1985年,上海与西德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建立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劳动生产率至今已提高了3.5倍,上海汽车工业成为“一步跳到国际水平的民族工业”。
目前,在上海大众公司改造工地,一个又一个的建设项目正在竣工。在亚洲堪称一流的轿车发动机制造厂和桑塔纳轿车车身、变速箱等五大生产设施,正在紧张施工。到今年底,上海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率可达到50%,力争达到60%。
假如,来沪考察不到地处闵行的新中华机器厂去看一看,那么,他对上海新兴的工业还不能获得完整的印象。新中华厂作为中国航天工业向世界开放的第一个窗口,多年来接待了700多批共计1000多位外国来访者,其中有国家元首,也有西方高级的宇航代表团。
在20多年前,它还是一个简陋的机器厂。今天,以新中华厂等一批总装厂、总设计单位为中坚的上海航天基地,建立了包括大专院校、研究部门和生产工厂300多个单位组成的航天工业协作网,已能独立地、完整地设计、研制、生产大型运载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形成了新兴的航天产业体系。在全国发射的25颗人造卫星中,上海参与了12颗卫星的发射。尤其是近十年期间,上海独立或参与发射9颗卫星,成功率达100%,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罕见的纪录。
上海航天工业的技术优势正在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应用这些技术制作了中国第一台80万倍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教学机器人、第一台血液流变仪、第一套电子警戒系统,以及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系统、大型广播电视音响系统等,有些已进入国际市场。上海航天基地研制的超低空、中低空三种型号的战术导弹,也已陆续装备部队。
上述三大新产业的崛起,仅仅是上海解放40年来工业建设迅速发展的一个侧面。上海万余家企业,尤其是作为上海工业支柱的500多家大中型企业,在建国40年中,特别在近10年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财政收入占全国1/10,外贸出口商品总值占全国1/12。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地的支援下,上海为我国经济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应有贡献。
·张志远·(标题设计 吴培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