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堡垒”的力量——保定地区焦化厂党建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20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堡垒”的力量
——保定地区焦化厂党建纪实
李林渊
河北省保定地区焦化厂是个拥有一千三百余名职工的中型企业。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该厂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共实现利税二千三百七十二万元,成为全区所属企业中的利税首户,全厂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爱厂如家。这种局面的出现,关键在于该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有段时期,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附近许多厂矿的政工干部纷纷兼任行政职务,干部职工中盛传“跟着书记跑断腿,不如给厂长倒杯水”,削弱了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厂党委书记柴盛春心情十分沉重,找到厂长刘芝商量到底该怎么办。刘芝说:“社会主义的企业绝不能脱离政治轨道,不管在什么样的经济变化中,都不能放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我们厂党的建设和政工队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果削弱党的领导,那必定给企业带来灾难,经济效益一时上去了,也不会长久。”这番话正合柴盛春的心意,两人相对笑了。
很快,厂党委便作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政工队伍建设的决定,全厂六个主要车间都配备了专职党支部书记;党委办事机构不但没有裁减,还增设了宣传教育科,选调了二十余名政治素质较好、文化水平较高、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政工岗位,使党的工作渠道没有出现断路。
为使党的建设有章可循,提高效率,焦化厂党组织在近几年中相继建立和完善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委成员生活会制度、入党积极分子考查制度和党委保证监督程序。同时,采取脱产和半脱产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党员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以及现代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些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提高了党员的素质,增强了党性观念,使党的领导在企业中得以具体化,同时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五年多来,除两名中层党员干部因违犯财经纪律和偷盗物资受到严肃查处外,五十多名中层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经受住了考验。
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给全厂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勃勃生机。为了适应厂长负责制,厂党委及时组织成立了由厂长任主任、党委书记任副主任、党政工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委员会,各车间也相应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行政干部为主体、政工干部为骨干、党、团员人人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渗透到了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一九八六年以来,他们在抓紧对职工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对全厂干部职工进行“四有”教育,努力培养企业精神,组织职工开展“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讨论,激发了干部职工的政治荣誉感和生产积极性,真正树立起主人翁的思想。去年初,在厂里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全厂职工自愿集资二百四十万元用于生产,解决了厂里的燃眉之急。全厂两年生产优质焦炭十二万多吨,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二十;十多种化工产品连续两年保持最好水平。在开展“创业立功”活动中,已有七十一个集体、三百二十五名干部职工立功受奖。
目前的焦化厂,干部职工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已形成风气,出现了许多动人的事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