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龙首书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20
第8版(副刊)
专栏:

龙首书屋王久辛
出镍都向西行八十里,便是祁连山余脉——龙首山。山下,东南北三向伸延着望不到边沿的戈壁滩,一早一晚,朝霞和夕阳变幻着色彩和形状,像位魔术师玩弄着奇异的彩巾,把滩上小蘑菇似的地窝子,映得像一粒儿一粒儿的七彩豆豆儿。
其中有那么一粒豆豆儿,便是我们团的学习室,长12米,宽6米,是用大号帐篷搭起来的。窝子里,左边6张条桌,右边6张条桌;条桌两边儿,各有两排条凳,一条可坐两人,24条便能坐48人,刚好,加上团长、政委、参谋长、主任,全团44名待业转业干部人人有座。上午,文化教员来讲课,大家全神贯注,句句顺着眼耳流进了人心里,变成了知识,化作了才华,滋补了精神;下午自习,你读你的书,我作我的文,反正位子是固定的,张三的座,李四不能坐;王五的凳,李六不能搬,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开始,带兵的干部不习惯,觉得屁股蛋子上生了刺儿,坐不住,便想出去蹓着玩。教员也不管他,任他去了。可他去了一时三刻,便又回来了,啥都不长的大戈壁上有啥玩头?又回来读书了。不久,屁股蛋子就沉了,一坐坐到熄灯,还挺气,骂一句“熊!时间长了兔子腿儿,蹿得倒快!”平时,只要进了室内,便不得乱伸舌头,静若淑女闺房。帐窗有四孔,孔前均有一盆茉莉,花开时香气袭人,随着读书人翻动的书页沁出书香,和着作文人指上捏着的笔管儿漫出了灵秀文章……政委好喝茶,每天端着一只大号的保温杯,喝一口茶,看十行二十行书上文字,他喝一下午茶,便看完了一本《茶花女》。晚上继续来喝茶,喝一口茶写几行文字,喝一晚茶,就写出了一篇《试论茶花女悲惨命运的思想蕴含》的论文!论文没出半年在杂志上发表,人家给他寄来几十元稿酬,他用40元买了龙井茶,40元买了文学名著,茶和书一齐拎到学习室,茶未喝完,书读完了,谈起巴尔扎克、莫泊桑、别林斯基,唇上警句叠出,话语剖析精密,口若悬河,妙语如珠,把个文化教员给震住了!说“一天不努力,赶不上咱政委”。于是,读书之风便在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窝子里,又掀起了一股子热潮。
有天,中国书法家西北参观团来此学习室参观之后,一位著名书法家的弟子指着龙首山问团长:“那山名啥?”答:“龙首山。”那书法家听罢连叫三声“好!好!好!”之后,又吆喝了一句“拿纸来”!纸笔砚墨备毕齐当,只见他狼毫轻扬,气神齐下,写下了4个大字“龙首书屋”。
这4个字儿,已刻在一块长方形枣木匾上,黑漆涂底,金粉描字,现挂在学习室门楣上,自有一股子书斋之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