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在山东大放光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21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社会主义在山东大放光彩中共
山东省委书记 姜春云
在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中国人民,正满怀着喜悦的心情,迈着矫健的步伐进入建国40周年。
回眸走过的战斗历程,我们由衷地感到,这40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40年,是祖国强盛、民族振兴的40年,归根结蒂是社会主义在神州大地节节胜利的40年。40年来,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社会主义旗帜,重整河山,使齐鲁大地旧貌换新颜。
人们不会忘记,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几十年的腐朽统治,留给中国人民的是屈辱、贫困和灾难。解放前的山东大地,更是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经过40年的整治建设,今日的山东,从城市到乡村,呈现了百业俱兴、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昌盛景象。
4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整个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同1949年相比,全省社会总产值增长41倍,国民收入增长23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倍。而近10年,又是山东生产力发展最快、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6年间基本解决了世世代代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7年间实现了第一个经济翻番,人们改革开放、建设四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精神风貌为之一新。经济和社会事业这样长时期高效高速发展,为旧中国历代所没有,就是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为之瞠目。
40年间,山东的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1988年同1949年相比,粮食单产由53公斤增加到260多公斤,总产由870万吨增加到3225万吨,棉花由8万吨增加到113万吨,花生由54万吨增加到194万吨,肉类、水产、果品等也几倍、十几倍地增长。农民的生活正在向宽裕型、小康型迈进。
40年间,山东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的工业体系。石油工业从无到有,建成了年产3300万吨原油的大油田;解放前“手无寸铁”,现在铁产量达到248万吨,钢191万吨;1988年原煤产量为1949年的32倍;年发电量增长138倍。一批大型化学、机械、电子和轻纺等新兴技术工业企业也在近几年建成投产。乡镇工业星罗棋布,产值已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1/3,相当于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1倍。全省已形成陆、海、空相衔接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公路遍及全省城乡,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比40年前增长30倍和71倍。
40年间,山东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出口总额比建国初期增长84倍,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整个对外经济贸易、技术合作与交流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和广阔前景。
40年间,山东的科技、文教、卫生、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建国初期全省科研机构和人员寥寥无几,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科研体系。近10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一万多项,占建国以来总数的85%。旧中国,山东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现在全省高等院校已发展到52所;学龄儿童入学率由20%提高到98.4%。在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时代,山东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现在,天花、黑热病、伤寒等恶性传染病已基本消灭,人均寿命达71岁,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40年的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古老的齐鲁大地上大放光芒。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兴中国,这是人民的心声,历史的结论。那种“社会主义的尝试和失败是20世纪一大遗产”的说法,荒谬至极,不值一驳。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无古人,不可避免会出现某些挫折和失误。而前进中的失误又都是靠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力量,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靠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纠正的。这也更加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古人曰:“四十而不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40年风风雨雨的磨练,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创造和积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丰富经验。前几年,山东人民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变化,归结为“靠三”,如今在“靠三”的同时,引伸为“靠四”: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靠办好四件大事。只要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坚定不移地按照经济发展的“三步曲”奋进,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在山东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