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新学年寄语大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23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新学年寄语大学生
近几天,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开学了。这次开学和往昔一年两度的重返校园不同,许多大学生是带着复杂的心绪走进校门的,家长们和社会各界人士也怀着关切的心情注视这个新学年的开始。人们希望大专院校能够真正成为学生们读书、研究、求知、成长的园地,而不再像有些院校那样,成为动乱因素的滋生地。我们相信,这也是广大同学们的愿望。
这次动乱和后来在首都形成的暴乱,发端于一些学校。当然,就全国来说,直接卷入动乱和暴乱的大学生是少数,但这次事件对大学生们造成的心理震动却是很大的。现在,暴乱虽然平息,但大学生们的这种心理震动,还远远没有平息。当大学生们返回校园时,各种各样的想法都会有。等着挨整的,决心沉默的,抱定宗旨从此不问国事的,甚至想找个机会宣泄一下不满情绪的,都有。这些,并不奇怪。各院校已经根据党和政府的部署,在开学之初安排一段时间,组织同学们学习有关文件,帮助同学们了解真相,澄清是非,提高认识,进入安心学习的境界。开学较早的一些高校已经这样做了,效果是好的。
对大学生来说,首先要解开的一个“扣子”是,不要认为参加这样的政治学习是“挨整”。学生卷入学潮和动乱,原因很复杂,党和政府从来没有说过广大学生是在搞动乱,而只是说他们被一些有野心搞阴谋的人利用了。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估计,党和政府一再表明,除了对极少数动乱和暴乱的策划者组织者必须依法予以惩办外,对于参加过游行、声援、绝食、静坐,有过过激言论的同学不予追究,从来没有说过要“整学生”。如果先有了“挨整”的想法,就会有抵触情绪,甚至会有逆反心理,不愿参加学习,什么话也听不进去,那认识也就永远不会提高。现在全党、全社会都在从这次动乱中思考,借以提高认识,改进工作,大学生们也应该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考虑一下未来,这样才有利于自身的成长,有利于恢复正常的校园生活,也有利于社会。
目前,有些同学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子来,他们觉得自己参加学潮的初衷是好的,是满腔热情地推进民主,想把国家搞得更好,怎么一下子就走向了反面,被极少数坏人利用来搞动乱和暴乱?这个问题的确很复杂,同学们通过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和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会从本质上认清这次事件,逐步提高认识。国务委员、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情况报告,以及报刊、电台、电视台登载和播发的许多文章、资料,对同学们解开这个“扣子”也会有帮助。在这里,我们提出几个同学们认识方面的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
一是要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这次动乱和暴乱反映出不少大学生的一个弱点,就是不大了解中国的国情。比如很多同学犯了民主急性病,恨不能在一个晚上就实现高度民主。这除了他们对什么是民主并不真正了解以外,还说明这些同学忽略了我国国情中最基本的两条: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的大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前提下的兴利除弊,而不是“全盘西化”;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加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发展基层单位的民主,而不是“三权鼎立”那种资产阶级的政治模式。违背了这个基本点,是必然行不通的。其次,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的民主建设只能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青年人包括大学生们追求民主的强烈愿望和热情,在党的正确引导下,本来可以成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积极因素。但在这次事件中,一些大学生的民主要求却被极少数敌对分子所利用,把它推向了极端,结果造成动乱,反而破坏了民主。这种情况表明,如果脱离国情,脱离党的领导去争什么民主,就会把人们引向动乱之途,这是同学们应该深思的。
二是要正确地认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这场风波用血与火的事实告诫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决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秩序的两个方面,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和体现。民主建设的进程,应该在法制的准绳内进行,应该有利于社会的正常秩序和长治久安,而决不能相反。如果把民主和法制自觉不自觉地对立起来,认为民主就是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采取贴大字报、未经批准就上街示威游行、制造和传播谣言、成立非法组织等手段来“推进民主”,那只能导致严重的无政府主义和犯罪。法制被破坏了,民主的愿望也必然会落空。再联系“文化大革命”中的动乱作一番思考,这方面的创痛真可以说是至深至巨。事实已经一再教育我们,民主和法制必须并举。否则,不管打出什么样好看的旗号,只能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三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些年,社会的赞扬和宠爱,使得相当多的大学生飘飘然起来,再加上某些人别有用心的吹捧,更使一些同学头脑发热,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民族精英”,看不起其他各阶层的人民。有的同学甚至沉迷在“举世皆醉我独醒”的自我感觉中,以救世主自居。结果是冲动起来就一意孤行,受了少数坏人利用还执拗到底,造成令人痛心的悲剧。现在,该是反思一下这个弱点的时候了。大学生固然是知识水平较高、富有朝气的群体,但也应看到,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很少,既缺乏实践锻炼,也缺乏政治经验。由于对中国和外国的了解仅限于书本知识,很容易导致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简单化、幼稚化,很容易接受那些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宣传,上当受骗。这种因为缺乏分辨能力而偏听偏信和自视甚高的心态,大概是许多同学陷入动乱不能自拔、长时间转不过弯、下不了台阶的重要原因。看来,只有痛切地吸取教训,从“天之骄子”的阁楼上走下来,结束那些不着边际的清议玄谈,脚踏实地地深入到实际之中,参与工人、农民等基层群众的建设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要求,并在这个过程中艰苦努力,加强自身锻炼,才能真正成长为四化建设和人民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不少同学在总结教训的时候谈到,之所以在认识上出现偏差,以致被坏人利用,是由于近几年放松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缺乏理论上的辨别力,分不清大是大非。这的确是相当数量的同学卷入学潮和动乱的根本原因之一。这几年,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生当中“不吃香”,大量西方资产阶级的货色则乘虚而入,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年轻人喜欢新鲜的东西,这不足为奇。多接触和学习一些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很有益。但如果缺少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很容易目迷五色,良莠不分,失去方向。为什么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近年来在一些高校得以泛滥?上述状况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年轻人光凭着热血沸腾,而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行动上必然会走上歧途。这次动乱和暴乱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为了杜绝类似的祸害,今后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思想水平。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学习,一定能尽早解开思想上的“扣子”,提高对动乱和暴乱的性质、根源和危害的认识,记取教训,振奋精神,以新的精神面貌投入新学期的学习。当然,人的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提高要有一个过程。“强扭的瓜不甜”,思想问题用强制的办法是不可能解决的。有的同学通过一段学习,对一些问题还想不通,还可以慢慢地去想。在这方面,不能性急。至于有没有个别的学生还想制造一点事端,那就不是我们可以预言的了。如果有这种不自量力的人,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听招呼,一意孤行,那就只能暴露自己。你不想读书了,学校可以按校规把你除名;你执意闹事,触犯了刑律,会受到法律的惩治。
新学年开始,学校的任务很重,我们希望各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在坚持原则、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耐心引导,热情帮助,团结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好这次学习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