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科技“星火”燃遍大巴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23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科技“星火”燃遍大巴山
四川省达县地区位于大巴山的腹心地带。为了彻底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四川省科委1985年将大巴山区列入全省重点开发地区;1986年,国家科委将“大巴山区技术开发”列为全国“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和全国重点开发山区之一。从此,科技“星火”在这里的万山丛中点燃,逐渐形成燎原之势。经过千余名科技人员和全区人民4年来的共同奋战,目前已有80%的项目(项目总数为70个)完成阶段任务,总共新增产值1.5亿元,新创税利3100多万元,创汇1300多万元,农民增收1亿多元。
在大巴山区实施“星火计划”,面临的困难是: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信息不灵。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各级领导组织财政、金融、经济、科技等部门多渠道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并将资金捆起来使用,使其发挥整体效益。具体实施开发时,他们应用系统工程原理,按照市场需要和山区主要资源,着眼于农民脱贫致富和财政逐年增收,分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抓若干具有大巴山地区特色、能成大气候的支柱产业进行系列开发;第二个层次:抓技术示范性乡镇企业的技术开发;第三个层次,抓科技扶贫、技术开发。同时,他们坚持敞开山区大门,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先后与省内外40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单位开展技术联合协作,引进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1107人,并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各类技术人才34万多人。
4年来,大巴山区实施“星火计划”初战告捷,走出了依靠科技振兴山区经济的新路子。他们的成功经验被国家科委负责同志概括为“达县模式”,即: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通力配合,走科技、经济、财政、金融“四位一体”的道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分层次进行开发;开发智力资源,加强横向联合,以开放促开发。目前,他们的经验正向全国实施“星火计划”的山区推广。
(青远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