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红旗库”的本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31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红旗库”的本色
新华社记者 王志耘 新华社通讯员 田洪德
人民解放军滕州军需仓库是一个以艰苦奋斗闻名全军的老典型。早在60年代初期,这个仓库就被树为全军后勤战线上的一面红旗。20多年后的今天,尽管领导换了10任,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个仓库再次以节俭廉洁的先进事迹荣立了集体一等功。
绳头线脑之争
事情得从4年前秋季服装发放时说起。当时,准备发放的上万包被服需要拆开,按各单位需要重新整理。孙助理员事前反复叮咛大家,要一一解开捆包绳的扣子,留着这些绳子下次捆包时用。可是,他有事离开仅半天,回来后就发现满库里丢的都是被刀割断了的绳头和绳结。孙助理员气得大声吼道:“你们割绳子时就不心疼吗?这简直是败家子作风!”然而,任凭他电闪雷鸣,战士们依然挥刀乱割,有的还反唇相讥:“都什么年月了,还抓住绳头线脑不放!”
绳头线脑之争被提到了库党委会上。党委成员一致认为,“红旗库”艰苦奋斗的传统是靠几代人一点一滴培养带动起来的,如果任凭你今天打破一点,他明天打破一点,那再牢固的精神堤防也会崩溃。于是,一场关于艰苦奋斗精神过没过时的大讨论在全库上下展开。库党委组织人整理了各个时期的节约标兵的先进事迹,还专程从徐州军队干休所请来了艰苦奋斗的带头人、原仓库领导钱国志老人,用活生生的榜样教育大家。其后还组织了摆国情、问家情,进行自我答辩讨论会。通过一系列活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又占了上风。一些快刀割绳的战士沉痛地说,我们割断的不仅仅是捆包绳,而且也割断了革命的老传统,染上了大少爷的坏作风。他们从废品堆里捡回“节约箱”,修整一新重新放在库房门口,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
变与不变
走进今日滕州军需仓库,一幢幢高大整齐的库房拔地而起,一栋栋崭新的办公和宿舍楼掩映在绿树丛中,营区花草繁茂,道路平整,同挂在展览室里的照片上那些过去的破屋陋室相比,形成鲜明的反差。不少人看了产生疑问:“红旗库”能说是保持和发扬了老传统吗?
拟定建房计划时,滕州军需仓库的账上只有有限的一笔维修费和历年节余的经费。按最低造价计算还差一大截呢。不足的部分怎么办?库领导班子定下两条原则:一是精打细算,二是自力更生。除了请来少量技术工人作指导外,建房中,从拉沙子、打石料,到打地基、砌内墙等等都是官兵们自己动手干。旧房墙上的砖原来是用水泥沙浆粘到一起的,按常规都该推倒当垃圾处理,但他们舍不得。干部战士从废墟中一块一块地掰,然后再一块一块地刮,硬是用双手抠出了66万块砖,哪个人的手上没有起泡脱皮呢?仅此一项就节约了3万多块钱。他们依靠自力更生精神,不仅盖起了总计12000平方米的房子,还陆续用节约的经费和生产经营的收入购进了一些机械设施,建起了计算机室,初步实行了自动化管理。
廉生威
“传统教育,一半靠说,一半靠做”,这是滕州军需仓库党委的一条最重要的体会。
最使战士们敬佩的是仓库领导班子的节俭廉洁。仓库里物资堆积如山,但手中有权的干部没有人为自己谋取过一点便宜。有个干部鞋带断了,他宁肯跑到街上再买,也绝不从仓库的旧鞋带中拿一双。“物资堆成山,一丝也不贪”,这就是他们的座右铭。1987年,军区命令各个军需仓库把一批积压的服装处理掉,并规定价格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滕州军需仓库里当时有32个品种、价值205万元的积压物资。手中握有价格浮动权力的仓库干部便成了一些客户进攻的对象。
一天,从河南来的两个采购员悄悄来到物资处理小组组长孙福臣的家,把500元的红包往茶几上一按,神秘地挤挤眼:“这是见面礼,请主任在价格上照顾一点,事成后再说……”老孙把钱塞回来人的包里,严肃地说:“你若买得多,不给我送钱,按规定价格也可以调低一些;你若买得少,给我送钱也不能压价!”后来这笔买卖成交,两位采购员临走时伸出拇指连连说:“老孙,我们算服气你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