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森林公园与况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8-31
第8版(副刊)
专栏:

森林公园与况钟
赵相如 何标瑞
距离南昌一箭之遥的靖安县,属于横亘湘赣的幕阜山系。刚进县界,只见山重重,峰接峰,丘峦起伏不止,好似一浪一浪滚动而来。看远峰,飘着黛色烟霭;望近山,笼罩青翠雾纱。空气格外清新,忍不住要作几次深深的呼吸。县城东门山,有500多亩面积,原始林木不少,县里把那儿辟成了一个森林公园。从南昌只需坐两个小时汽车就可抵达。于是节假日不消说得,只要有半天之闲的人,也纷纷前来逛森林公园了。
公园里天造地设的各种林木达300余种,林荫葱郁、修竹挺拔,加上种种奇花异卉,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忍不住发出惊叹声。沿着石板小路,拾级而行,便登上了东岭山。山无奇险,却有一清华亭,建得小巧玲珑,因为在平坡上看去独占鳌头,加之山色浓绿欲滴,使人喘上一口气的同时不免要进亭小憩。据县志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当年曾来靖安游历,寄情于此间山水,写下了“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的佳句。现在,亭柱上有后人的两副楹联:“清溪曾润生花笔,华谷又传击壤歌”;“双溪永沃清华地,九岭长歌子固诗”。倒是写得自然贴切、恰到好处的。
依山而下,转入苍松翠柏的林荫道,不觉来到了况钟墓地。况钟(1383—1442年)是靖安人,自幼饱读诗书,才优学博,当过刀笔小吏,后经人推荐,破格提拔,明宣德5年擢为苏州知府,可谓美差,且在任13年。但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执法如山,除暴安民,被苏州人誉为“况青天”。民间艺人曾把况钟的政绩编成了不少故事、戏曲流传后世。在靖安还传说着一则“石龟驮印”的故事:那个在《十五贯》里没被冤死的熊友兰,回家后把况钟深入民间了解案情,为他平反、抓住杀人犯娄阿鼠的事告诉了他父亲,其父是当地著名的石雕工匠。一天,熊父背了一只雕镂精细驮了一颗印的石乌龟找到了况钟。况钟收下了这份奇特的礼物,将它放在公堂的大厅内,每当升堂理事时,就能看见石龟驮印。大概他是想以此自勉吧!
史载:况钟死后,他的遗体要运回靖安时,苏州3万市民于长街为他送灵。可是十年浩劫时,况钟遭到挖坟的厄运,当时造反派说清官比贪官还坏,墓内定有金银财宝,当挖开坟墓揭开棺木时,里边什么陪葬品也没有,证实了史家说的况钟
“卒而归葬,舟中惟书籍服用器物而已,别无所有”,并非夸张之辞。
6年前江西省政府拨款重建了况钟墓,墓后山顶上建造“清风亭”,亭中有况钟的石刻像,并刻有况钟当年离开苏州赴京时写的两首诗:“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况钟的官衔并不高,在历史上也不算伟人,只因为民操劳,清廉自守,一直受到人民的纪念。在“清风亭”的亭柱上刻着后人二联:
清正廉明浪涌太湖歌郡守
风高节亮云浮绣谷忆乡贤
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 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
离开况钟墓,穿过栗树林,便能进入一个大洞,晨曦照入,红晖映染,洞内山花争艳,分外妖娆。出洞,还可临小天池,登楼霞阁,观赏金猴跳涧。小天池中,一匹雕塑神马,昂首嘶鸣,凌空欲飞。小天池下边,那明澈洁净的溪水,日夜不舍地唱着山歌,弹奏乡曲。登上楼霞阁,远眺县城尽收眼底,像一幅工笔山水画。
离开森林公园,不禁闭目遐思:它既无法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相比拟,也没有奇松怪石的黄山风光傲视人圜;它既缺乏一览众山小的泰山雄姿,更无云雾缭绕难识真面目的庐山奇幻;为什么会游人如织、纷至沓来呢?是不是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在大自然的浑然天成中,掺进了怀念况钟这个人的历史因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