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阿根廷作家科尔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01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阿根廷作家科尔顿
管彦忠
读过阿根廷作家贝纳尔多·科尔顿致中国读者语重心长的信(见本报8月11日第三版),这位年过7旬的老作家和他的夫人玛丽亚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又浮现眼前。回想我在阿根廷工作期间,切身感受到他们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难以忘怀。
科尔顿回首往事时对我说过,“我一生中有两件事情是明确和值得自豪的。首先,我是一个作家,而且始终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其次,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直至生命终止。当作家和热爱中国这两件事是互相补充、紧密相联的。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丰富了我的文学创作生活”。老作家的肺腑之言是对自己漫长的人生历程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结论,寓意深长,令人感动。
我们的交谈追溯到30多年前的岁月。那时,他和一些对新中国友好的人士组织了阿根廷中国文化协会,为促进阿根廷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做了许多工作。这是阿根廷第一个对华友好组织,科尔顿曾担任过秘书长和主席。在新中国被封锁和遭敌视的困难年代里,坚持对中国友好是冒风险的,但科尔顿全然不顾。在后来军人统治阿根廷时期,科尔顿因为与中国有联系被投入监狱,而
“罪证”竟是一张他与中国领导人在一起的照片,那是警察搜查他的住宅时拿走的。他身陷囹圄而不畏惧,心地坦然,觉得自己做的事,是为了增进阿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并没有错。后来经朋友们营救他获释了,继续为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而工作。
科尔顿夫妇回忆起他们在中国度过的那些日子,心潮难平。从1957到1983年,他们作为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的客人,曾经8次访华,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累计行程1万多公里,结识了各方人士。他们目睹了中国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她的进步和成就欢欣鼓舞,对她受到的挫折和发生过的失误感到惋惜。回到阿根廷后,科尔顿除了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和出席报告会介绍访华见闻之外,还写了几本介绍中国的书,帮助阿根廷读者了解遥远的中国。其中一本题为《六亿人加一》,他对我解释说,这里的“一”就是作家自己,表达他支持中国人民正义事业的态度。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前夕,他出版了访华见闻
《奇特而明朗的中国》,封面上印着一条色彩艳丽腾飞的龙。科尔顿年纪大了,他现在
“唯一阅读的材料”是有关中国的书刊。他认为,“中国为人类提供了最古老的东西和最新鲜的经验。不能忘记中国人民在最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革命,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衷心祝愿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科尔顿是以描写城市生活而出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我国翻译出版了《科尔顿中短篇小说集》。他谦虚地称自己是鲁迅作品“不倦的读者”,从中吸取了文学素养。他说,“鲁迅精彩的作品教给了我批判的现实主义的原则,这成了我文学创作特点。鲁迅是现实主义作家的榜样,他的作品今天仍是中国和世界宝贵的文学财富”。科尔顿夫妇在北京和上海参观过鲁迅博物馆、故居,会见过鲁迅夫人许广平女士。
离开阿根廷前夕,我们去向科尔顿夫妇辞行。大家亲切交谈,为友谊干杯。客厅的一半摆满书架,陈列着他们从中国带回的纪念品。墙上一幅中国画引人注目,那是1982年11月江苏国画院三位画家共同创作,送给科尔顿夫妇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图,题字是“友谊长青”。是啊,科尔顿夫妇几十年如一日保持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真是难能可贵。(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