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奋力在中部崛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04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奋力在中部崛起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关广富
建国以来40年,湖北大地面貌一新,发生了可喜的巨变。从壁立西陵峡口、腰斩长江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到武钢——鄂钢——冶钢等连成一体的鄂东长江冶金带;从鄂西北大山中崛起的一座新型汽车城——十堰二汽,到日益繁荣的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粮棉商品生产基地;从省会特大城市武汉的壮大,到星罗棋布的中小城市和集镇的兴起,所有这些,都在湖北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40年来,湖北形成了以电力、钢铁、汽车和机械、轻纺、化工等几大产业为支柱,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固定资产增长了117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61倍。农业也有了迅速发展,总产值增长了4.2倍。10年来,保持了粮食的稳定增长,人均占有的粮食达到450公斤;多种经营也有很大发展,淡水水产列全国第3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在这40年间,尤以改革开放的10年发展最快,到1987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提前两年翻了一番。这些简单的数据,纪录了湖北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步伐,标志着湖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
一个贫穷落后的湖北,在40年风云际会的伟大历史变革中发生了巨变,然而同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来说,仅仅是个开端。展望未来,大业弥艰,任重道远。尤其在当前全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竞争态势下,地处中原腹地的湖北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要么奋力拚搏,那就可能实现在中部崛起;要么无所作为,那就难免沦为中间谷地。在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的过程中,全省上下通过对全国形势和省情的深入分析求得共识,湖北只能作前一种抉择:奋力在中部崛起,这是我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也是我们在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伟业中应当作出的贡献。
湖北在全国处于承东连西、南北交流的结合部位,贯穿全境的长江、汉江两条黄金水道和京广、焦柳、川鄂赣三大铁路线联结了我省所有的大中城市,囊括了富饶的江汉平原。争取在中部崛起,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为此,我们把长江沿线的开放开发作为重点,先后建立了若干试验区,形成沿江经济带。这样,就能以长江经济带为先导,把全省经济带动起来,同时加强同沿海的经济联系和对外开放,为迎接今后全国加强中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在全省的经济发展战略中,确定了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的方针。一是抓好江汉平原治理
“水袋子”和鄂北岗地治理“旱包子”两大农业基地的建设,强化农业基础;二是搞好武钢“双七百”改造、二汽新上30万辆小汽车、隔河岩120万千瓦水电站和汉川120万千瓦火电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工业。这两个“基础”的加强,为今后的发展增强了后劲,又提供可靠保证。从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老基地这个基本省情出发,湖北要争取在中部崛起,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我们正在致力于用新技术有系统地改造传统产业和建设农业基地,使湖北这个老工农业基地焕发青春。在加强两个“基础”的同时,依托农业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大轻工”,以保障有效供给和加快资金的积累。在地区布局上,从湖北省贫困山区面积大,其中又大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库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择优与扶贫结合的方针,既要优先发挥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投入产出效益高的优势,又要满腔热情地扶持贫困山区尽快解决温饱和脱贫问题,这既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
建国40年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进是不可阻挡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湖北人民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艰苦创业,坚持依靠科技,满怀信心地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宏伟发展目标奋勇前进。(附图片)
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 (杨菁 电石编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