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教育、科技与经济对接 驱动湖北经济起飞的轮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04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教育、科技与经济对接
驱动湖北经济起飞的轮子
湖北的科技在四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湖北科技得到迅猛发展。湖北的整体科技实力与水平跃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科研机构和人数比40年前增加近100倍。有1000多个科研所、60多所大专院校、40多万科技人员,一年发表论文8000多篇。取得重大成果800多项,其中85%左右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仅“七五”期间,部分厂矿企业开发的1万多个新产品,就为国家创造财富110多个亿。广大科技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教育、科技与经济对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课题,使腰斩长江变为现实,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灰色系统控制问题》一书问世,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添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利用体细胞工程人工无性繁殖鲫鱼”等技术,激得“千湖之省”鱼跃水欢;新培育出来的棉花新品种“鄂荆92”,被定为国家优质棉出口创汇的标准样品,日本称它是“纺织行业的钢筋”;“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二次革命,从而树起世界水稻种植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近几年,随着“星火计划”、
“丰收计划”、“燎原工程”的实施,湖北科技更加生机勃勃。广大科技人员,成批成批地走出高楼深院,涌入工厂、田间,推广应用技术,培训技术人才,播洒科技火种,给人以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驱赶着贫穷、愚昧、落后。矮、密、早、丰技术,使屈原故里柑香飘万里;大湖围养技术,为洪湖渔民送来“聚宝盆”;数百名专家把科技“星火”带进大别山,那里的板栗、蚕茧、麻鸭成为擎天的支柱产业。1980年,王昭君的家乡兴山县,人均收入只120元,科技叫那里的青山献宝,溪水发电,几年后,旧貌换新颜,人们终于把头上的千年穷帽甩进了长江。
开发高新技术的湖北“火炬计划”独具秀色。如今,学会、协会、研究会以及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大力合作,协作攻关,一面向现代科学前沿冲击,一面在光纤通讯、微电子、新材料等10个领域里大显身手。他们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帮助厂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命。现在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小区蓓蕾初开,建成我国最长线路的光纤通讯试验工程;100项高新技术产业正含苞欲放;黄石、襄樊、宜昌、沙市高新技术产品试验小区也在孕育之中。放眼辽阔楚天地,已成硕大的科圃园地,繁华似锦,分外妖娆。
(李方清)(附图片)
湖北省旅游示意图 鲜子编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