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体察民意 认真“扫黄”——从治理音像出版事业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04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体察民意 认真“扫黄”
——从治理音像出版事业谈起
仲呈祥
李瑞环同志最近在全国整顿清理书刊及音像市场电话会议上指出:“扫黄”是广大群众普遍关心、坚决要求办好的一件大事。淫秽书刊和音像制品的泛滥,既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结果,又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务必体察民意,顺乎民心,充分认识黄色书刊、音像制品的危害性和
“扫黄”的必要性,态度坚决、毫不手软地把这件事情抓好。作为文化领域里波及面甚广的音像制品市场,一段时期以来,充斥着为数不少的各种淫秽、色情的和宣扬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等内容的劣品,严重地毒害听众和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起了破坏社会安定、损害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声誉的坏作用,真可以说达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因此,坚决、彻底地整顿和治理音像出版事业和市场,确实是势在必行了。
据统计,目前经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音像出版单位,全国已逾160家。应当说,伴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现代化的文化传播工具的录音机和录像机,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这就自然产生了一个节目源的需求量问题。偌大一个人口达11亿的国度,由国家批准有计划地创建一定数量的音像出版社,生产高质量的音像制品,以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完全必要的。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和国力,以及出版编辑队伍的素质,是否宜于一下子发展到160余家音像出版单位,却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因为这样一来,国家既难于保证对新兴的音像出版事业的必要的文化投资,也难于保证一窝蜂兴起的庞大的音像出版编辑队伍的素质,而由此产生的精神产品——音像制品的思想艺术质量势必就难如人意。事实正是如此。多数音像出版单位都是在缺乏必要的文化投资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的,尽管他们确实也生产了一批好的和比较好的音像制品,但为数不少的产品却程度不同地有悖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人们已经尖锐指出,一些内容灰暗、情绪消沉、格调低下的录音歌曲盒带,或无病呻吟,或歇斯底里,已经在侵蚀青少年的心灵、涣散人们的革命意志。至于国内出版的900余种录像盒带中,国产版权的约占2/3,海外版权的约占1/3;但发行盒数正好相反,即国产版权的仅占1/3,而海外版权的却占了2/3。更值得注意的是,遍布全国城乡的5万多个营业性的录像放映点,近万个办有闭路电视系统的机关、厂矿、宾馆,以及400万部左右的进入家庭的私用录像机所播放的录像盒带,大都是进口出版的海外产品。这种进口出版的海外录像盒带虽然只有300余种,但发行量却超过了20万盒。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录像盒带,内容上绝大多数都属情杀、武打、侦破、歌舞、警匪之类。加上还有由于管理不严靠走私流入的海外色情录像盒带和国内非法翻制、出版的同类劣品,或暗中流传,或黑市倒卖,其流通盒数并不亚于正式出版量,其对观众的危害和对音像市场的骚扰,都是不可小视的。因此,为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音像出版到音像市场管理,都亟待认真的整顿和治理。
整顿和治理音像出版和音像市场,需要澄清对这一工作的一些错误认识。首先,有人认为:“听听录音,看看录像,消遣娱乐而已,何必看得那么重?”当然,过去以为一首歌曲、一篇小说、一部电影就可以“亡党亡国”,片面夸大文艺的社会作用,那是不实的;但录音、录像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精神影响和作用却不可忽视,他们的覆盖面之广、渗透性之强、影响力之深,都是别的传播媒介难以替代的。一盒《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录音带,与一盒《囚歌》的音乐磁带,其对人们精神导向的迥异,确是显而易见的。一盘《红楼梦》录像带,与一盒非法翻制的格调低下的《潘金莲》,其审美效应绝对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实事求是地估价音像制品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着意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久远大计去整顿、治理音像出版和音像市场,是关键的一环。其次,还有人认为:音像制品的主要听众层、观众层是广大青少年和遍及城乡的“盲流”人员,而他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都不高,因此音像制品主要任务是适应他们,用高标准去要求音像制品是不切实际的。这种看法似是而非。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产品的适应与提高的关系的严肃课题。我们的音像制品,当然要适应广大听众、观众的要求,完全不适应也就失去了服务对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决不能止于适应,更不能把适应当成目的,适应只是手段,提高广大听众、观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素质,才是目的。即是说,适应是为了征服、为了提高,才去适应。既然我们承认在长期的文化鉴赏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大众审美习惯和趣味中,确实还存在着有悖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消极因素,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足够的认识。
整顿和治理音像出版和音像市场,还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相应措施。其一,严格把好音像制品的编辑、出版关。应注意提高编辑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对于音像出版中的“协作”出版尤应注重质量把关。其二,要坚决整顿音像市场,彻底“扫黄”。同时,鉴于进入家庭的私用录像机主要的节目源是靠租借,因此,对城乡的营业性的录像盒带租借点必须进行整顿,加强管理。其三,要加强对遍布城乡的营业性录像放映点和办有闭路电视系统的单位的管理,对于播放节目要坚持思想内容健康、有益于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原则,坚决制止播放反动、淫秽的录像盒带。其四,要发动全社会特别是理论批评界关注音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应通过评奖、评介等方式引导音像出版事业健康发展,并及时地向人民群众推荐佳作,促使优秀的音像制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