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为祖国增光添彩——从数字看浙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08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为祖国增光添彩
——从数字看浙江
这里的数字虽然不能反映浙江经济建设的全貌,但它说明了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4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祖国增添了光彩。
国民经济
社会总产值 五天抵一年 1988年,全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15.42亿元,7.6天就相当于1949年一年的总数。
1988年,5天创造的社会总产值、8天创造的国民收入,均相当于1949年的总和。
198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23.65亿元,4.6天就等于1949年的一年,其中工业总产值1141.03亿元,比1949年增长193倍。
乡镇企业在改革中异军突起,产值从1978年26亿元猛增到1988年的621亿元,增加近23倍,占了农村社会总产值2/3。
1988年,全省商品出口总额达16.2亿美元。现已批准设立的“三资”企业共407家。
十年翻两番 生活大改善 1988年,浙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902元,比1949年的47元增长18.2倍,尤以改革开放10年的增长幅度为大,1978年还只有165元,到去年几乎翻了两番多。
浙江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1988年达到了1453元,比1949年的116元增长11.5倍,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3倍。
鱼 米 之 乡
人均耕地少 亩产超千斤 浙江耕地只占全国总耕地的1.63%,人均耕地0.62亩,列全国各省之末。解放后由缺粮省逐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1966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亩产超“纲要”的省。1972年又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的省。1988年,粮地单产724公斤,人均占有粮食接近解放初两个人的占有量。粮食复种指数达226%,居全国首位。
今昔十比一 一周一斤鱼 素称“鱼米之乡”的浙江,建国初期每年人均鱼的占有量只有3.3公斤。逢年过节,不少地方还得刻“木鱼”以示“吉庆有余(鱼)”。40年后的今天,尽管人口多了1倍,可按全省鱼产量计算,每人每年鱼的占有量达30多公斤,一周就可吃到0.5公斤鱼,1个人的占有量相当于建国初期10个人的占有量。
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渔场,全国每人吃的每10条鱼中就有一条“舟山鱼”。
丝茶之府
一年产绸缎 地球绕十圈 历史上就有“丝绸之府”之称的浙江,如今生产的丝绸更是色彩斑斓,名扬四海。1988年生产丝14793吨,丝织品46476万米,分别为1949年的17.8倍和38.3倍。去年一年生产的丝织品连起来可绕地球11.6个圈。繁花似锦的丝绸大家庭,如今已发展到绸、缎、锦、纺、绢、绫、罗、纱、绡、绒等15个大类和200多个品种,成为浙江出口的拳头产品,畅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人四杯茶 浙江有其一 浙江是全国著名的茶乡。1988年产茶12.82万吨,比1949年的0.66万吨增长18.4倍,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4。在我国的每4杯茶中,浙江就占了1杯。
1988年,浙江茶叶出口为国家创汇9267万美元,继续在全国夺魁。在我国用茶叶换取的美元中,每4元中就有1元是浙江的。浙江的天坛牌特级珠茶和天坛牌特级珍眉绿茶,先后荣获国际金奖。
旅游之地
浙江多胜景 嘉宾喜盈门 1978年以前,浙江旅游还是空白。1979年,前来浙江旅游观光的外国友人和华侨、港澳台同胞93094人,1988年增加到383360人。1983年创汇1458万美元,1988年已达5624万美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