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决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天津市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08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决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天津市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观
新华社记者 朱玉泉
教师,一个古老而崇高的职业,在今天,难道失去了往昔的风采?
一位中年教育工作者感慨地说,也许是当时没有高考制度,也许是上山下乡艰苦生活的反衬,也许是可供选择的职业不多,十几年前教师职业似乎也比今天“香”。那时候,要是一名高中尖子生被选中留校任教或做共青团、少先队工作,还是很令人们羡慕的。在举国上下有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共识之后,教师职业在社会上却并未得到广泛的青睐。那么在岗的教师们究竟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呢?在第五个教师节的前夕,天津市一些中小学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回答颇能给人新的启迪。
南开中学校长王淑玲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教师不像某些文章所描述的那样,天天想着“跳槽”。除个别外语教师被合资企业、涉外机关的高薪、出国所吸引,有“跳槽”的情况外,绝大多数教师(包括广大青年教师)都安心本职工作,整个教师队伍是稳定的。不久前,我在校内搞过一次问卷调查,有66%的教师觉得当一名人民教师很光荣、很自豪。有离开学校想法的只占教师的1.4%。南开是周总理的母校,校风一直比较正,教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鄙视“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教师们越是这样,我们当领导的越要千方百计地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我们努力办好校办工厂,用工厂的一部分赢利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去年,我校教师的月平均工资为123元,平均奖金为54元,大家比较满意。
天津二中薛纪玢教师说:我1959年大学毕业后到二中当教师,一干就是30年。如果让我再回到青年时代选择职业,我还要当教师。且不说物质上比其它行业也穷不到哪里去,单就精神上的富有而言,是其它任何职业所无法相比的。逢年过节,许多我教过的学生纷纷聚会我的家中。不管他们现在职务多高,对我都像当年一样敬重。有时走在马路上,就有我曾教过的学生喊我,当我一下子叫出对方的名字时,大家高兴极啦!还有的学生搞对象,拿不准主意,就带朋友一起来我家,叫老师给“参谋参谋”。有的学生结婚或生小孩了,也带着喜糖来看我。眼瞅着当年的班干部或是“小调皮”成家立业,做了爸爸妈妈,我这当老师的不吃糖心里也甜。可能有人会说:你别阿Q啦!这些都是空的。我要说:你没有这种感受是空的,但有了这种感受就不是空的。
河东幼儿师范学校唐秀荣老师对记者说:1983年机关从普教系统抽调干部,区里一些单位点名要我,被我谢绝了。我一直很喜欢教师工作,更何况在教师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呢?论政治地位,教师“入党难”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官员中都不乏我们教师。现在天津市的好几位区长几年前就是我们的同行哩。论经济地位,我爱人在政府机关当处长,他的收入还没有我高。我总觉得要求国家抛下许多也是靠工资吃饭的行业,单独把教师的工资提得很高是不现实的。这是由我们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尽管教师待遇在逐步提高,但如果谁一心想像个体户那样发财还是趁早别当教师,因为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除此之外,教师有寒暑假,在每年最冷和最热的月份都能在家休息,陪孩子玩或外出旅游。这也是其它行业很难享受的。
与记者交谈的20多位老中青教师,都同意这样的看法:教师职业同其它职业一样,有苦也有乐。近几年来乐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大。舆论界宣传教师的清苦,学校的艰难,以期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视,助教育一臂之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长期“报忧不报喜”的“一边倒”舆论也容易使那些有志从事教师职业的少男少女们望而却步;反而使“好学生不读师范,读师范的不是好学生”的糊涂认识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使那些刚刚从事教师职业的青年和在学的师范生感到脸上无光,前途无望。一位工作不久的小学男教师说:你越把教师说得惨兮兮的,我越搞不上对象。好像有些人的脑子里已形成一种“教师职业毫无可取之处”的思维定势,要不怎么一听男方是小学教师连面都不想见了。殊不知,男教师对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有人瞧不起我的职业,只能表明她们的愚昧。我热爱我的工作,我一见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一切一切的烦恼就都烟消云散了。他建议,舆论界应该把教师职业的苦辣酸甜,把教师职业的今天和明天实事求是地、客观全面地告诉人们。不要总是“诉苦”,把圈里人胃口吊得很高,把圈外人吓得唯恐躲之不及。
说来奇怪,同是教师职业,有的人干上就不愿改行,有的人说嘛也不愿意干。两者反差如此之大。谁也不能否认特定的职业对于特定的人有适合和不适合之别,但在教师这一职业的选择上似乎还有一种心理效应在起作用。君不见,凡是被青年人趋之若鹜,孜孜以求的“热门职业”,大多是蒙着一层或是几层神秘面纱的行当。朦朦胧胧的直觉借助于想象的翅膀足以吸引血气方刚的青年人的择业取向。好奇心驱使他们跃跃欲试,到一个陌生而新奇的环境里施展一番。而这些青年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所直接接触的唯一职业便是教师。因此,教师职业对他们来说已无神秘感可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在这种心理效应的潜移默化之下,教师职业的短处被放大了,长处被忽略了。在一些青年的心目中,教师职业与单调、平淡、清苦、闭塞画了等号。而那些“神秘职业”的遭遇则与之相反,在幼稚的想象中被盲目地美化乃至升华。如若抛开这种心理因素,我国城市中的教师职业无论如何也没有糟到令人不屑一顾的境地。事实上,教师职业同其它职业一样,有欢乐,也有苦恼;既不是“一朵花”,更不是
“豆腐渣”。只要我们抛弃“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陈腐偏见,再加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断地为学校、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教师职业在人们心目中一定会取得应有的位置。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