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我的老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08
第8版(副刊)
专栏:

我的老师
陆芸芸
1966年我还没有上学,有一天跟着别人去了小学校,正看见台子上有几个人在“坐飞机”,那是老师留给我的第一个记忆。
后来我背着书包进了那所学校,第一天班主任举着铅笔盒说,里面应该放两支铅笔。铅笔和铅笔盒已经换了好几代,老师也早退休了。有一天又在路上遇见,她却不像以往那样亲热,脸上露出几分疑惑的神情,显然她已经忘了我是谁。那时我恰好在北师大读书,立即省悟将来我也会有许多最后叫不出名字的学生。
毕业后我没有当成老师,而是继续读书。诸多弟子如今各奔东西,缘分依旧。年初大师姐来京,我们在先生家聚会,那一天是2月28日。第二天一早我赶着去上班,师母已经做好早点,先生匆匆递给我一本他的新著。回家以后才发现,先生落款题的是2月29日。公元1989年的2月只有28天。在一个不存在的日子里,我得到了一本真实的书。
无论老师自己是否记得学生,做学生的都不会忘记老师,即使仅仅为了自己。
三年级时班主任扎着两条小辫子,她喜欢朗诵。虽然那时课文不过是“听那边练兵场杀声响亮”,她依然把我们逐个叫起来,仔细地纠正语气。很幸运我被认为是杀得好的,老师给我开了“小灶”。从此台上台下常常慷慨激昂地批林批孔,批师道尊严。可是后来大学同学都说我念得最好的是与“杀”毫不相干的徐志摩的诗。去年我在一部短片中做解说,我坚信如果没有那个扎着小辫子的老师,我决不会坐在录音棚的话筒前。然而我无法请老师来看片子。据说多年以前的一个深夜,她觉得肚子疼,用平板车送到医院,一时竟诊不出是什么病,当夜就活活疼死了。我们几个学生曾商量去看看她的后代,却听说她还没有孩子。
高二的语文老师是特级教师,意外地听说他在旧社会是学商的。这才知道原来从小背三字经什么的有这些好处。那时文化革命已经结束,老师讲了很多古文,《祭十二郎文》、《陈情表》等等,从此在我心里中国散文击败了中国小说。上大学以后如饥似渴地找散文读,写论文时常得批语:语言不好。直到毕业了去向老师告别,老师还担忧地说,你的语言不是论文的语言,写散文当然是好的,也要练习着写论文。
因为我就读的专业没有学位授予权,又回师大请老师去主持答辩。一进先生的书房,只见地中央多出一只铁皮的大澡盆,里面游着一头红鲤鱼。这鱼是买了预备吃的,因为好看舍不得杀,就养了起来。忍着笑说不好了,书房里有鲤鱼精了。先生说鱼是有点像人。开始它总是蹦到盆外来,只好围起一道屏障,后来它习惯了,拆了屏障它也不再跳了。
人也不尽如此。比如我们的一位女老师,讲起话来热情洋溢,就像是专吹冲锋号的。她最不能容忍学生懒惰,总是鼓动我们不遗余力地跳。即使不知龙门在何处,先跳起来再说。那时研究生还比较稀罕,考试竞争对手多,复习时难免心虚,这时就直奔女老师家。后来才知道不少同学都以她家为加油站的,只是从没想过谁来给老师加油,当学生时以为老师全都是永动机。
离开学校好几年了,并没有离开老师。偶尔发几篇稿子,也在老师的视线内。几位先生来信鼓励我要继续多写,女老师的爱人则用剪子一刀一刀地剪下来。老师有那么多学生,他怎么收集得全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