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从玉门到大庆——“老石油”焦力人谈新中国石油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09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从玉门到大庆
——“老石油”焦力人谈新中国石油发展
本报记者 张何平
跻身于世界产油大国
翻开《石油工业40年统计资料》,焦力人告诉记者,世界各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从年产量来说,美国1859年产油300吨,1923年上升到1亿吨,用了64年;苏联1860年产油约计1万吨,1958年上升到1亿吨,用了98年;我国1949年产油才12万吨,经过历时29年的奋斗,在1978年产量上升到了1亿吨,跨入世界产油大国的行列。
作为《当代中国的石油工业》主编,焦力人喜欢让数字“说话”。作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又是这一历史的书写者和见证人。
1949年9月底,玉门解放后,焦力人被派往玉门油矿任副总军代表。当时,康世恩为总军代表。从这时起,焦力人就与石油结下不解之缘。他告诉记者,新中国石油工业起步基础十分薄弱,年产原油12万吨,在产油国的序列中只能忝陪末座,与几亿人口的大国极不相称。如今,中国已从一个“贫油国”发展成为产油大国,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五位。
焦力人说:从石油工业的效益看,到1986年底,国家向石油工业投资累计526亿元,同期石油工业向国家财政上缴1200亿元,为投资总额的228%。石油已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到1987年底,累计出口原油2.89亿吨,创汇456.7亿美元。
石油工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支援了交通运输业。铁路运输已基本实现内燃机车化;公路运输方面,全国高级及次高级沥青路面达20多万公里;全国民用汽车拥有量达361.95万辆。
二是带动了化肥和化纤工业的高速发展。1986年,全国以油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量已达625万吨;石化总公司以油气为原料的化纤产量为8.8万吨。
三是扩大了就业面。我国石油职工有120万人,预计1人可间接带动80人就业。
新中国带给石油工业新希望
焦力人回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时,感慨万分地说:
“旧中国知识分子,那些地质家和矢志开发祖国石油资源的仁人志士,骑着骆驼,风餐露宿,历尽艰辛,在茫茫戈壁沙漠打井找油。那时的工作、生活和技术条件比今天艰苦得多。他们先后在台湾、延长、新疆、四川、玉门等地有一些发现。但是,由于政府腐败,动乱不止,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石油工业始终受到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双重阻挠和压制,渗淡经营,步履维艰。”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新篇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倾注了不少心血。早在1953年,在征询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的意见时,毛主席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第一个5年计划明确指出:“石油工业在我国特别落后,……因此,要求我们大力地勘察天然石油的资源;……长期地积极地努力发展石油工业。”1955年7月,国家成立石油工业部,从此,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石油工业建设。
焦力人告诉记者,“我们在克拉玛依、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等相继发现较大油、气田,其中,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是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勘探上的第一个突破。它也是新中国开发建设的第一个较大的油田。”
1960年全国原油年产提高到500万吨,主要产自西北。这个数字令人喜忧交加。从12万吨到500万吨,10余年中产量提高了几十倍,然而,500万吨原油对于几亿人口的大国,实在只是杯水车薪!
大庆油田的重大突破
“中国石油工业历史性的突破是发现了大庆油田!”作为这一重大战役的参加者和指挥员之一,焦力人以昂奋的心情回忆这段振人心、扬国威的峥嵘岁月。
大庆的发现归功于石油勘探部署的战略东移。50年代上半期,李四光等地质学家曾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沉积盆地,作过不少论述,主张尽快展开石油勘探工作。从1955年起,地质部和石油部先后在华北平原和松辽盆地开始了勘探。经过几年的工作,对我国东部地区含油前景有了初步的认识。1958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在听取刚刚走马上任的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等人的汇报时,明确指出:石油勘探工作应从战略方面来考虑问题。要选择突击方向,不要十个指头一样长。他还提出要重视松辽、华北、华东等地区的勘探,争取在东部地区找出油来。
翌年9月26日,在大庆松基三井获得工业油流,从而揭开了这场气势磅礴的大庆石油会战的序幕。
大庆的发现是石油工业的历史性转变。上大庆,战东部,决策正确!1960年,在余秋里、康世恩等同志的领导下,石油工业集中主要人力物力,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开展波澜壮阔的大庆石油勘探开发会战,三年多探明了一个大油田,年产原油600万吨。
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石油基本自给。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神州大地,一片欢腾。
60年代后期,我国又陆续在胜利、大港、辽河、江汉、南阳、华北、中原、四川以及陕甘宁等盆地,展开石油会战,使石油工业获得更大发展……
希望与困难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石油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按照我国能源工业中期发展计划,到2000年,原油年产2亿吨,天然气300亿立方米。”焦力人又举出数字,算了一笔细账:“这意味着至少要拿下135亿吨的地质储量,从现在起平均每年要找到10多亿吨的储量,每年要增产300多万吨的原油,每年新增2000多万吨的工作量,要投入大量资金。因为不少油田都进入中晚期,自然递减加快。”
任务光荣,但又艰巨。纵观目前石油工业形势,希望与困难并存。储量增长速度低于产量增长速度,资金严重短缺……近年来,我国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在资金严重不足、内外部环境复杂、困难重重的逆境中取得的。百万石油职工默默忍受着一般人不知晓,也难以忍受的困难和压力,年年超产,年年多做贡献。
焦力人坚信,40年来,中国石油工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摸索出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地发展石油工业的道路。
今后石油工业虽然存在着艰难困苦,但前景是美好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