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他总想种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1
第8版(副刊)
专栏:

  他总想种树
  赵恺
一位农民企业家,有一个典型的农民的名字——陈同银。家乡在泗阳农村,那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那里出刀,出枪,出《革命回忆录》,也出贫困。农民的儿子,志向拥抱着泥土:他从小想种树。1961年,他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考入东北林学院。种树而且去东北,为了抗寒,为了耐旱,更为了北国森林有声有色有气势。1961年是饥饿的年代,全家老小勒紧裤带供养一棵“树”,“树”能安心抽叶?读了一年,他回来了。一棵树只长了一个年轮。
他懂得汗水,他懂得种子,他懂得对于风雨雷电苏北大地会作出何等壮烈的反响。1979年,中国农民的能量开始释放。土地啊土地,抱怨你责难你,又疼你恋你离不开你,不都因为你是人类共同的母亲?
陈同银的未来苏醒在大地上。他摸索出“棉花简易高产栽培法”,创造亩产皮棉275斤的纪录。他的“西红柿两熟栽培法”,亩产8000斤,上市期延长四个月。他实行“全天候大棚制曲”,把制曲期延长了整整半年。陈同银被选为人民代表,当上了省劳模,还到北京出席了全国科普大会。
商品经济潮流席卷中国大地。时代把智慧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蜚声四海的酒乡洋河镇边,陈同银选择了酒。1982年,他入盟创办四户联营酒厂。惨淡经营,三易寒暑。之后,他举起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棋子,走出此生举足轻重的一步。
他家所在的西俞村离洋河镇五华里。无公路,无水电,无工副业,一个“空白村”,被遗忘的“死亡之地”。他决定犯兵家之大忌铤而走险,把酒厂办到村里去。不然,怎么能和穷苦的家乡建立血肉与共的联系?1987年,当年破土,当年投产,他在西俞村旁办起了洋河九龙酒厂。他属虎,酒厂属龙,虎啸龙吟,图个生动热烈,吉祥如意。全村沉浸在浓郁芬芳的氛围里。
一滴,一滴,一滴,陈同银的酒流向生活……
酒流进学校。全村唯一的一所小学,五个班级四个是危房。漏风漏雨漏太阳,打雷时,闪电几乎刺到课桌上。他拿出3000元翻修七间教室,1988年暑假再投1万建十间,这样,小学堂焕然一新了。当陈同银悄悄站在窗外,听孩子们琅声念出“我们属于21世纪”的时候,他作何感想?
酒流进村路。西俞自古无大道。1983年地委书记坐小车到西俞,竟然因为车无调头之路而险些回不了家。陈同银毅然投资7万,两个月铺成一条6华里半的石子路,路上还建起5座桥。15吨卡车拉着大锅炉可以进村了。邻近4个村庄也受了交通之益。1988年再投20万,铺5华里柏油路直通洋河镇。这样,沿路7个村,8家小工厂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上公共汽车去淮阴,去徐州,去省城南京了。
酒流进贫困户。扶贫是生计,不仅是赈济。首先得扶着乡亲挺直脊梁站起来。他为村子办了一个白酒包装车间,一个和洋河酒厂挂钩的蔬菜副食联合体,两个项目年利可达10万。他的酒厂招收了240名村民做工,使全村40%的农户进了工厂花名册。他承担了全村的“三粮五钱”(农民缴纳钱粮总称)、15位村、组干部的工资和全乡8个特困户、全村10个困难户的脱贫任务。羽翼有待丰满,臂力尚需积蓄,农林专业的大学生懂得“休养生息”。他出高压杆,出变压器,把自己工厂的电引进全村每一个农户。他深深理解,对于农民,一柄闸刀开关象征光明的自主权。
作为酿造者,他的酒像温暖的溪水,流到了黑龙江,流到了乌鲁木齐,流到了绍兴、宁波和温州。一幅中国大地图上,星罗棋布的摇曳着他的杏黄旗。他没有忘记种树。他知道大地供树以乳汁,而在干旱时,一棵大树竟然能向大地奉献3个立方米的“血浆”!今春,他在厂门前庄重虔敬地种下一排树,水杉,取北国之挺拔兼南国之秀美。空着一穴,一排树独缺一棵。别人不懂,他懂:那棵树该是他自己。人生一世能像一棵树,足矣——他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