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区域开发使“两西”出现历史性变化 河西商品粮基地初具规模 定西贫困面貌初步改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2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区域开发使“两西”出现历史性变化
河西商品粮基地初具规模 定西贫困面貌初步改观
经过10年农村改革和6年开发建设,甘肃“两西”地区出现了历史性变化。如今,在绵延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贫困面貌已经初步改观,农业生态开始走上良性循环。
据省“两西”建设指挥部提供的资料,1988年与1982年相比,河西粮食总产量由17.15亿公斤上升到20亿公斤,农业总产值由10.23亿元上升到15.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3元增加到445元;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由8亿公斤上升到13.75亿公斤,农业总产值由6.36亿元上升到11.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2元增加到280元。1989年,“两西”又是一个丰收年。
河西走廊水土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农业开发条件;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干旱、贫瘠,以“苦甲天下”而闻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从1983年起,占全省土地面积75.9%的“两西”被列为国家专项扶持地区,实施农业区域性开发。国务院“三西”建设领导小组为“两西”确定了正确的农业建设方针,不断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的近期奋斗目标,在“两西”组织开展了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主体,以推广实用技术、发展经济协作为两翼的农业综合开发,带领“两西”800万人民迈出了改变落后面貌的坚实步伐。在河西,通过兴修水利扩大有效灌溉面积,通过封沙育林建绿洲,使70%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高。现在,河西每年提供商品粮7.5亿公斤,占全省商品粮的70%。在中部干旱山区,采取兴修“三田”(梯田、坝地、砂田)和种草种树、治理小流域、打窖蓄水等措施改变面貌,通过移民和劳务输出等办法努力治穷,从而使贫困面由75%缩小到21%,有300万农民在正常年景下基本解决了温饱。
在“两西”建设中,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发展经济协作,为农业开发增添了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在“两西”,瓜果、蔬菜、糖料、啤酒原料、油料、洋芋、豆类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基地正在形成,一些名优特产品跃入了出口创汇行列;商品畜牧业正在迅速发展,肉类总产量6年中增长了1.4倍;星罗棋布的乡镇企业正在成为振兴“两西”农村经济的生力军,为国家提供的税收已占同期农业税的1.6倍。
(程 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