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苦涩的黎山“芒果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4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团结进步征文

  苦涩的黎山“芒果宴”
  吴名辉 王平(黎族)
位于海南岛五指山腹地的保亭黎族苗族自冶县什铃镇什夏村,汉语译意是“火热的田园”。但至1984年,这个“火热的田园”亩产仅两百斤,曾为建立广东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抛过头颅、洒过鲜血的黎村人,每个劳动日才值两毛钱。
1985年2月,从县水电局离休的老干部王庆章,回到了这个生他养他的村庄,下决心发挥山区种植经济作物的优势,带领村民们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但与乡亲们一鼓捣,家家都说没钱。那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王庆章刚串完门,摸黑回家。突然,前头有人操苗语大嚷:“抓贼啊!”王庆章一惊,顺手牵住一个闪向自己一旁的黑影:“你,王文!……”“我没钱,到苗村去……”16岁的王文狼狈地说。
钱!这一晚,王庆章一直在“钱锅”中煎熬:自己刚建完房子用去了存款和安家费;村里筑自来水塔,是自己倡导和设计的,也捐出两千元;这几个月的退休金刚发下,给五保户买槟榔苗、看医生、搭茅屋等,也用光了。怎么办呢?他忽然想到县热作所试验的良种芒果。此时果儿正熟,所里急需芒果核当种培育,欢迎人们到果园去吃芒果留核,留下的果核不仅按斤论价,而且可以减半价换芒果苗。“嘿,这可是条路!”王庆章眼前一亮。
次日晨,王庆章像个大财神似的在村头寨尾大声吆喝:“没钱买芒果苗的,都跟我去吃芒果啊!”这声音透过薄薄的雾霭,传到家家户户。人们纷纷放下水烟筒,披上件粗衣,从茅屋里钻了出来。连久病刚愈的王世忠,也带上两个瘦骨如柴的孩子。
热作所的熟人,见王庆章带来二十几个想靠
“吃”来致富的队伍,惊讶之余便打趣着说:“王老,靠‘吃’致富,可是你的一大发明啊!”王庆章一面苦笑着应酬,一面鼻子直发酸:要不是为了穷乡亲,我这领13个月离休金的人出什么风头哟!可眼下不这样做不行呀!到底是饥肠咕噜抵不住芒果酸的侵袭,山民们吃到第20个芒果时,却越吃越艰难起来。王世忠那两个孩子直嚷嚷:“爸,我都吃10个了,实在咽不下啦!”王庆章正强嚼着第17个芒果,听到孩子们的话,他心酸得忙把脸转向一边……
太阳快偏西了,当山民们正要挑着一担担芒果苗回家时,人家算了算,核少苗多,要补钱。可二十几个人遍翻口袋也掏不出半文,打老远的山路来,少挑几棵种苗又太可惜。
于是,汉子们又在王庆章的带领下,狠咬牙关,勒紧腰带,硬是撑着一肚子的芒果酸,给热作所卸下一车四吨芒果苗,又装上一车四吨橡胶苗,这才勉强作了抵押充了数。
夕阳重重地压在了山口,等在什夏村边的女人和孩子们,看着在灿烂的余晖中,逶迤于梯田埂上的二十几个挑担的影子……
就这样,在王庆章的带领下,从一餐世间罕见的“芒果宴”开始,携着小的,扶着贫的,拖着病的,劝着懒的,慢慢地拐上了商品经济致富的康庄大道。五年时间里,全村每户都承包了荒山荒地种植经济作物。
那位贫病交加的王世忠,也成了拥有橡胶600多棵,益智5000多株,年获菠萝2700多斤的脱贫户。至于曾到苗寨去“发迹”的小青年王文,一人就是二十来亩700余棵橡胶的大业主。
据不完全统计,从村里到村边的红石峰顶上,全村共垦荒近3000亩,种植橡胶1105亩,菠萝640亩,益智772亩,槟榔、芒果、荔枝、椰子、洋桃,在房前屋后,无处不是,约计300多亩。每户平均承包荒地60亩。全村人年均收入1985年仅200多元,1987年达近600元。
预计三年以后,户年均收入将进入五位数。到那时,火热的田园里举行的将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蟠桃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