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开放:福建的新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5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开放:福建的新形象
福建在哪里?
很难想象,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福建人对欧洲人谈起这个问题时,竟要以“台湾的对面”作注,方能使对方有所领悟。然而,曾几何时,福建已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和经济技术关系。
对外开放塑造了福建新的形象。
早在宋、元年代,福建已开始外贸活动,明代曾闪烁过“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光辉,但清王朝的闭关政策,台湾海峡一度弥漫的硝烟,使福建长期呈现封闭的“东南山国”形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政策,为共和国,也为福建开辟了走向世界的坦途。
1979年,福建成为全国率先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对外开放省份之一;1988年,福建被定为全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1989年,国务院批准福建在沿海一些地区划定区域,鼓励台商投资开发。
对外开放,福建有很大优势: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居全国第二;对外通商早,是我国重点侨乡,华侨资本雄厚,热心桑梓建设;与台湾一衣带水,80%的台湾同胞祖籍是福建,语言通,血缘同,习俗相近;邻近港澳,70万港澳同胞是福建人。
福建省委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运用中央赋予福建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明确提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战略。
福建在开放初期就注意到,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条件。这几年,全省筹集内资、吸收外资,投资60多亿元,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兴建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初步形成了海陆空立体运输、现代化的综合通讯和水火配置齐全现代化的电力输送网络,投资环境显著改善。从福建实际条件出发来发挥党的政策的威力,包括厦门经济特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建对外开放城市、闽南三角地带和沿海一片的32个经济开放县,一个由南至北、由沿海到内地、梯度推进的多层次、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建立起来了。沿海地区形成强大的外向型经济势能,带动山区一线开发和发展,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出口优势。最近10年的全省外贸出口额,相当于前30年总和的3.2倍,外贸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58年的2%、1978年的6%,提高到1988年的20%。外贸,成了福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对外开放有力地冲击了福建陈旧的经济结构。1978年,全省工业的90%以上是小企业,设备达到70年代水平的还不到10%。最近10年,全省1万多家工交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改造现有设备等手段,大部分进行了一遍技术改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使用新技术,促使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全省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品已有14种,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工业品近百种。已办起的1200多家三资企业,提供的产值和出口额都占到全省的1/5。
1980年以后,素善商贾的福建人再度跨出国门。现在已在境外办起企业190多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1亿美元,营业额4272万美元,在外劳务人员超过1万。上述三项指标都居全国各省市第一。新一代具有社会主义思想、敢开拓、善经营的人才,在对外开放实践中成长。
别了,封闭的“东南山国”。
开放,成了福建的新形象。
(颜振育 王伯伟)(附图片)
题图说明:马尾造船厂生产的我国第一艘5000吨级江海直达货轮。 黄天色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