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公开政务 搞好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5
第6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者的话

公开政务 搞好工作
当前,许多政权组织在廉政建设中,狠抓政务公开,强化制约机制。从效果看,这一问题抓了得人心,应坚持不懈、扎扎实实抓下去。
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体现,是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一方面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一方面通过基层民主生活的途径。在基层,人民要行使好管理权,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首先要对地方政权组织的政务活动有个了解,尤其对重大的事情、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要充分了解。在我国,人民群众又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在一个时期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要为人民群众理解,并经过人民群众的努力去实现,这就需要将党和政府有关这方面的活动公之于众。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群众对自身权益的更加关心,我们面临着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需要协调解决,面临着四化建设中的各种难题需要克服,如果各级组织搞好了政务公开,人民群众就会出主意、想办法,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为之奋斗。政务公开,有利于增强政权组织和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克服官僚主义。人民政权为人民。但是,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一年到头到底为人民群众做了些什么事,效果如何,情况各异。通过政务公开,让那一桩桩事情、一个个公职人员在群众面前亮相,接受群众的监督,政权组织和公职人员就会感到一种压力,从而增强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用好权,服好务。事实证明,那些贪脏枉法、有腐败行为的干部,那些只当官不干事、有着严重官僚主义的干部,那些平庸无能、没有实绩的干部,最怕政务公开;而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最欢迎政务公开。所以,我们还要把政务公开作为考核一级组织和干部的制度来抓。
各地在公开政务中,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公开办事机构(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工作人员姓名等),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效果,召开新闻发布会、征求意见座谈会等等,受到群众的拥护。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必须保证上下渠道畅通,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各项工作,不要搞花架子。当然,我们提倡政务公开,还要有个适度问题,不能泄露国家机密,不能制造不安定的因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