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我们是进京赶考啊!”——观看话剧《中国·一九四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5
第8版(副刊)
专栏:

“我们是进京赶考啊!”
  ——观看话剧《中国·一九四九》
  任远远
  金秋时节,观看了总政话剧团为迎接建国40周年创作演出的话剧《中国·1949》。
这台话剧突出的艺术特色是,诗意象征与生活再现的有机结合。拉开大幕,舞台景观虽只是抽象的一座马蹄形的桥,一架钢琴和八根通天立柱。但通过立柱不同的角度和位置变换,反映出不同场次的背景和内容。它倾斜和直立的组合排列,时而表现出在人民战争的风雨中摇摇欲堕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将要坍塌;时而表现出曙光中的新中国的雄伟大厦顶天立地,坚不可摧。正是这样,使得本剧的品格,时而清新淡远,时而浓烈深邃,交织成一首人民共和国的交响诗。为话剧的写实与抽象的结合另辟了一条新路。
这出戏再现的是中共中央前往北平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历史。出场的国共两党、民主党派、爱国知名人士有30余人。演员的表演不落俗套,生动活泼。表现我党领袖人物时,把他们塑造成既是领袖,又是普通人,他们有胜利在望时的喜悦,也有意见不一时的争论。
剧作对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之间在长期战斗历程中形成了的战斗情谊作了细腻的描写。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就在于有了这样一个坚强的集体领导核心,他们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互相信任,取长补短缺一不可,从而达到了百战百胜的境地。这个集体的形成,不光是党心民意之所向,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而结合,而形成,而巩固并最终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树立起来的,这就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历史。
党的“七大”提倡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他们身上得以鲜明的体现。这种精神是我们胜利的一大法宝。
该剧人物语言简练,寥寥数语,就十分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观众留下了回味无穷的启迪,如进北平时毛主席说:“我们进北平,是进京赶考啊!”任弼时则说:“……是啊,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共产党可一定要对得起人民呀。”
剧中对蒋介石“国破家离”逃往台湾时的复杂心情,刻画得也很真实可信。
该剧所以能初演成功,是编导、演员在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表演的艺术性、话剧革新上所做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此剧在艺术上,思想内容上也都还有提高的可能,如在毛泽东父子,蒋介石父子间有很多戏可演,这不仅是历史的写实,同时对后人也将很有教益。
声已尽而意犹存:我们共和国已经度过了四十个春秋,面对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牺牲了的英灵;面对那些作古的开国元勋,面对那些养育我们的人民,面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不朽历史,我们……,我们又该说些什么呢?
在很远,很远的天地之间,我的心扉得到了回声:
我们进北平,是进京赶考啊!
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共产党一定要对得起人民呀!……(附图片)
《中国·1949》剧照:毛泽东(左二)、周恩来(左三)、朱德(右二)、刘少奇(右一)、任弼时(左一)在进北平的途中小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