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瞭望》周刊发表文章 阐述我国外交路线四要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7
第3版(国际新闻·体育)
专栏:

  《瞭望》周刊发表文章
  阐述我国外交路线四要点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将于9月18日出版的第38期《瞭望》周刊发表署名艾华的文章,认为中国外交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四个要点。
这篇题为《中国外交四十年》的文章说,新中国建立40年来逐步形成了一条科学、完整的外交路线和一整套具体的方针、政策。这条外交路线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要点:
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早在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就明确提出,二次大战后,最突出的问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进入80年代后,邓小平同志又一再指出,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加紧进行军备竞赛。中国一贯反对军备竞赛,要求超级大国率先进行切实裁军。为此,中国不仅提出了公平合理的建议和主张,并以实际行动推动了世界和平的进程。
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导致地区冲突和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一贯主张在公正合理的基础上解决地区冲突。
为了促进共同发展,中国主张各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广泛的经济贸易往来和科学技术合作,主张加强南南合作,改善南北关系。
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是40年来中国对外政策最主要的经验,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所在。中国坚持独立自主,首先是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威胁和压力,而是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政策。
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还表现在,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或大国集团,也不同它们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采取什么态度和政策。
三、在处理国家关系中坚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1954年,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导人提出并确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1955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郑重地写进了万隆会议公报。
后来,中国政府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这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成为适用于所有国家相互关系的普遍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战后国际强权政治、冷战共处的对立物,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
最近,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主张,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
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第三世界有100多个国家,人口占世界3/4,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处理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方面,中国政府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外经济援助八项原则和对外经济关系四项原则。在这些原则指导下,中国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友谊不断加深,合作关系持续发展。
40年来,中国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歧视的斗争,以及发展民族经济,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和要求。中国一贯为促进第三世界的内部团结而努力,主张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纠纷通过谈判协商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