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雏燕向未来——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7
第3版(国际新闻·体育)
专栏:体育

  雏燕向未来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述评
熊熊燃烧的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的火炬已经熄灭,数千名运动员在“今天参加青运会,明天走向奥运会”的口号下。接受了检阅,创造了佳绩,得到了锻炼,在辽沈大地上度过了美好难忘的时光。
本届青运会成绩显著,1人1次超一项世界纪录,2人3次超2项世界青年纪录,1人1次超1项世界少年纪录,3人5次超3项亚洲纪录,还创造了一批全国纪录和全国青少年纪录。许多体育项目冒出了一批新秀,使后备匮乏的现象得到缓解。举重台上,又有一些大力士像当年吴数德、何灼强一样崭露头角;体操出现了李小双、张文宁、李莉等具有国家队水平的队员;游泳池畔冒出了新“蛟龙”;田径成绩普遍比上届提高。
透过成绩,可得出三个结论。其一,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就可摆脱落后状态。这次吉林省取得好成绩,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他们夺得11枚金牌,创造了多项全国青少年纪录,改变了多年落后的面貌。相反,有的省市由于忽视青少年体育训练,成绩下降,体育队伍出现断层。其二,谁扎扎实实在田径和游泳两个基础项目上下功夫,谁就有希望。东道主辽宁能成为金牌总数第一,除了过去田径基础好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抓水上项目,采取水陆并进的方针。在二青会上辽宁游泳出现尖子,夺得金牌,加快了全面获胜的步伐。河南则更为明显,仅游泳新秀鲍欣一人就获5枚金牌。其三,要在我国优势项目上作文章,比如体操、跳水、乒乓球等,是我国在世界上领先的项目,其后备人才应更充足,二青会上已出现一些好势头,令人欣慰。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是一次全面的检阅,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较大面积地暴露了青少年体育训练的问题。如比赛中一些选手心理素质差,基本功不扎实,动作粗糙等,长此下去,将会使一些青少年运动员提早枯萎,毁掉一批好苗子,使一线运动队得不到补充。
本报记者 黄振中 汪大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