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做农业生产的“及时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7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做农业生产的“及时雨”
  本报记者 施明慎
干农村保险这一行,在很多人眼里往往是“大干大赔,小干小赔”,若提起开办新险种,更是摇头的多。然而在广西柳州却活跃着一支40余人农险队伍。今年上半年他们开办了12个新险种,大部分略有节余,初步实现了良性循环。
他们是怎么干的?保险公司广西分公司总经理柳云说:“关键是8个字:选准重点,把握时机。”
广西是全国第一大产糖区。柳州种植甘蔗达94万亩,年产量282万吨。这里有糖厂17家,产糖量占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产量的1/3。但是,由于洪涝、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往往影响甘蔗的生长,不仅糖厂出现亏损,而且还使国家少收税,多补贴,背上沉重的包袱。柳州市保险公司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决定开办甘蔗含糖份保险,把为重点经济作物提供保险保障作为重点开发项目。
今年5月,忻城县新村糖厂的设备发生问题,延长了榨糖时间,因含糖份不够出现亏损,保险公司及时按规定赔付11.6万元。附近地市一些糖厂听说后纷纷询问情况,表示愿意投保。
柳云总经理告诉记者,发展农村保险的重要一环是适应农业生产周期性、季节性变化,不失时机地搞好新险种的发展与服务,做农业生产的“及时雨”,杂交水稻的产量比普通水稻的产量高很多,但育秧技术较复杂,且稻种价格较高。农民有心想用新稻种,又怕担风险。保险公司及时开办了杂交水稻优良谷种育秧保险。4月份鹿寨县雄容镇、城关乡遭冰雹袭击,秧苗损失达9.4万元。保险公司很快在灾区召开了赔款现场会,近千名农民提前一小时赶到会场。当地政府的负责同志也连连对保险公司的职工说:“你们为农民办了好事!”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保险的需求愈来越迫切,求保障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柳州保险公司的同志认识到,这就要求他们不断推出新险种,提供综合保险服务。通过调查,他们发现,许多农民家庭购买了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但由于缺乏用电知识,常常造成触电伤亡和家用电器毁坏等事故。于是他们一方面及时开办了居民安全用电综合责任保险,一方面敦促有关部门宣传用电知识,经常检验用电设施。此举深受农民欢迎,仅上半年就收入保费50多万元。柳云总经理对记者说,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很难预料,也不可抗拒,农村保险的风险确实很大。但是我们认准了为农民服务这一条,坚持科学论证,合理赔付,难关还是可以越过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