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篆刻的边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7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篆刻的边款
据史料记载,篆刻边款始于元朝的赵孟頫(号松雪道人),他所刻治的“松雪斋”和“天水赵氏”二印的侧面,刻有“子昂”两字。明朝的文彭进一步发展了它,文字内容除刻姓名、年月外,还刻上一些事物的记述。清朝的邓完白、丁敬等诸家可以说是以石为纸,无所不记。赵之谦(邓派后人)的边款除文字外还有图案;文也分为阴文和阳文。至此,印石上的边款已成为篆刻艺术创作的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注释解说印文,也可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记叙治印的原因和评讲篆刻艺术,作文字考证记录等。边款的书法体式有正草隶篆,字数从数字到百余字不等。它不但能作为书法、绘图来欣赏,还能当作篆刻技法资料来借鉴。
(八月三十一日《石油管道报》李绍俊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