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紫禁城建筑四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7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紫禁城建筑四奇
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其建筑有四奇:
一奇是,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紫禁城为什么不建成一万间整数呢?据说,玉皇大帝才可以享用一万间整数,作为天子的皇帝,绝不能与玉皇大帝并驾齐驱,于是只好修建成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二奇是,三希堂。乾隆皇帝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询的《伯元远帖》收藏在仅有八平方米的两间房子里。三希堂虽小,奇的是在建筑上采取了影响视觉的方法。整座房子地面铺满白底蓝花瓷砖,靠里面又迎面设置了一幅大壁画,画中景物与室内相似,画里画外融为一体。
三奇是,实心房。紫禁城内共有四排这样的房子,从外面看是房子,可里面全是砌成的石头墩子,这实际上是建筑家们精心设计的一道道防火墙。
四奇是,钦安殿前的石刻。紫禁城内御花园里钦安殿前的颊杆石上,雕满了海妖水怪、鱼鳖、虾蟹等等。相传钦安殿里曾住过一位真武大帝,明嘉靖年间,钦安殿失火,多亏真武大帝及时率领鱼工蛇匠前来扑救,大火方被控制。(九月六日《中国广播报》史建勤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