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地下宝藏在闪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8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地下宝藏在闪光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40年中,广西已探明的重有色金属、轻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矿种40多种。在所有储量中锡、磷钇矿、铟、铪等居全国第一位,锑、钪占全国第二,银、独居石、镉列全国第三,铝土矿、锆、锗排第四,钨排全国第五位。
广西有色金属开发自汉代就已开始,但在漫长的封建制度之下,由于科学技术落后,这些地下宝藏的开发利用极其有限。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先后投资10多亿元发展广西有色金属工业,使广西有色金属企业从原来的4家发展到现在的90多家(其中中直企业6家),特别是大厂矿务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第二锡都。锡冶炼能力居全国第一位。大型铝业基地正在筹建。采选、冶炼和有色加工业以及有色化工工业也初步形成体系。科研、设计和生产建设机构基本建立和健全。40年来,有色金属工业总产值增加26.23倍,常用10种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增长49.8倍,锡、铅、锌、铜、锑、钨6种矿产品含量增长55.52倍,其中氧化钪的产量居全国之首,锑、锡产量居全国第二,钛精矿产量为全国的44%。地方有色5种矿产品产量总和排全国第三位。产品质量有较大的提高,精锡获全国金牌和免检产品待遇,铅精矿获国家银牌奖。广西有色金属资源的潜力,从一个方面展示着广西经济建设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谢芳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